一花一世界,一病一人生。醫院大病1個多月的痛苦經曆,讓周媽和一直相伴著的小卷都認識到了生命的短暫和脆弱,成了一對婆媳忘年交。而回家後,兩個女人依舊相扶相持,彼此都改變了許多。
之前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周媽都一手操持,樂此不疲,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她理所當然當起了甩手掌櫃,一概不管,全部交由小卷操心操力。她呢,覺得既然被醫生判了不治之症,也就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為自己而活,要做自己之前喜歡卻不敢想的事,於是她去報了個戲曲班,學起戲劇來。同時迷上了養生之道,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重心都放到了調養和保健身體上。
小卷呢,之前20多年在自己家裏是小主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全部有父母擔著。醫院裏一月第一次學會了照顧人,本以為周媽出院後不用上班,可以鬆一口氣,過回自己從前的悠閑生活,卻沒料想回來一不小心被周媽直接封為了一家之主。
小卷隻能硬著頭皮在周公館開始她的新當家生涯,才發現一家之主真不好做,除了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等,還因為周媽的病,事情就更多,比在醫院更忙了。
民以食為天,每天一早,她需要趕去菜場買菜。一路考慮一日三餐的膳食營養搭配,盡量滿足飯菜裏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就是說陸地上的菜和水裏的菜都要有,比如,魚肉、牛肉湯和青菜一餐;蒸豬排、炒花甲、蓮藕骨頭湯、青菜一餐;蝦、瘦肉炒洋蔥、青菜又一餐等。這個看似簡單,卻是要花大心思的。當然原材料的精挑細選也是重要的一環。剛開始,小卷就吃了不少的虧,時不時地買到一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垃圾菜,交了不少學費。但買了幾天,小卷就學乖了,挑了幾家菜攤做常客,阿姨長叔叔短的,混了個臉熟,還跟著學了不少挑菜的要點。買完菜回家匆匆早飯,便是陪周媽去家附近的小公園散步,每日3公裏路,正是花紅柳綠時,卻也賞心悅目。
回來後便是忙著準備中餐。下午麼是三三兩兩的家務瑣事,諸如周媽一日三頓的中草藥煎製,醫院的康複理療,參加戲曲班學習,采購、花草、水電煤等,當然接著便又得晚餐的準備等等。家裏雖然請了個阿姨幫忙打掃收拾,但小卷還是接二連三,應接不暇,忙得不亦樂乎。
一天唯一屬於小卷自我掌握的時間,便隻有夜晚了。小卷基本還是去健身房去練她喜歡的瑜伽為主,愛好的事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很難再改變。瑜伽對她而言,是對一天忙碌的放鬆,也是與日俱佳的身心修行,在瑜伽的世界中,她沉靜下來,感受自己和世界的美好,享受其中。
成長是曆練出來的,在日複一日的忙忙碌碌中,在周媽的指導扶持下,之前那個不食人間煙火,輕鬆自在,青澀稚嫩的小卷漸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獨立幹練,勇於擔當,有主見又能幹的新主婦。
付出自然也收獲。周傑雖然抱著“男主外,女主內”主旨,家裏啥事也不管,每天圍著公司轉,不是早出晚歸,就是開會出差,難得一見人影。但小卷和母親,家裏的變化卻都一一看在眼裏,記在了心裏。
家的屋頂下,有了男女,才真正的“安寧”。家裏的這三人,組成了堅固的鐵三角,彼此依賴,更加相親相愛,小卷在家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家裏的事基本就由她說了算。
可,這是她想要的生活全部嗎?當然不是,骨子裏,小卷依然留戀曾經的自己,小小的那個自我始終存在。小卷覺得,為了喜歡的人,她可以改變和適應,但適應和習慣之後,她還是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來成就自己。始終相信,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付出同時也是收獲,這是自己能量的儲蓄和積累,也是一種真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