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荷塘酒宴 偶遇帝師(2 / 3)

“去吧,去吧,真煩人”邱敏推著他出門,真是的非要說出來,就你媳婦寶貝。

夏景皓等人很快到了荷塘酒莊,掌櫃的見夏景皓來了,北齊王也在,連忙從櫃台後麵轉過身來,“世子爺,都備好了,三樓煙波閣。”

“嗯,帶路吧。”夏景插伸手請自己父王和薛子玉前麵走。

“是”

一行人一起往三樓去,薛子玉發現,雖然在鄉下,不過這小酒樓還挺有特色,“瑾之,小灑樓不錯了,布致的相當雅致”

“還行”夏景皓得意的謙虛了一句。

“有特色,這樓梯走道扶手空邊,我還沒有見人家這樣布置過,居然是一條活水道,裏麵都錦鯉”薛子玉點頭稱讚。

“是嗎?這是一樓低邊,二樓就不是這樣了,”夏景皓向著向導一樣介紹著酒莊。

“噢,二樓是什麼?”薛子玉好奇。

“二樓是盆景”

“那三樓呢?”

“三樓都是書籍”

“書籍?”

“是,三樓是為文人雅士準備的”夏景皓邊上樓梯邊說。

“那我要一睹為快。”薛子玉興致來了。

“請,”

薛子玉看了後,覺得真不錯,盆景也不是多稀罕的品種,但是擺盆、造型很有意思,再到三樓兩個側邊全是書,驚了一下,“這麼多?”

“是,都是我家那位的”夏景皓笑眯眯的答道,滿意的看到了薛子玉驚訝的神色,就是在京城,能讀如此之多書的小娘子也不多。

“弟妹的?”薛子玉早上還在想,沒看出這個弟妹有什麼特別,這就來了?

“是,她搬家時,把自己書房的書,讓臨集書院的學子花了兩年時間抄錄完成的。”

“這樣,”薛子玉看著排列整齊的書都分門別類的擺放著,非常不錯,“弟妹看這些書?”

“是,你也覺得驚訝吧,我跟張小四第一次見到時,也是你現在的表情”夏景皓想起當年的情景,臉上都是笑意。

“嗯,就是男人也不見得能涉獵這麼廣”薛子玉說了句實在話。

“是,天文地理,農、雜、閑等什麼都有,所以這裏經常有文人雅士聚會”夏景皓想著北齊越來越濃的文人氣息,也覺滿意。

北齊王挑了挑眉,沒想到兒媳婦還有這一手呢!

張之平伸手指了一下,“朝天花板看”

北齊王和薛子玉都抬頭朝上看,驚呼“大殷朝河山大輿圖”

“漂亮吧”張之平得意的抬眉。

“何止是漂亮,簡直精彩絕倫”如果說剛才有點小小的驚歎,那麼現在的薛子玉已經歎為觀止了,他為皇上便衣行事,什麼事都做,當然也會用到輿圖,像這樣圖形清晰、比例精準的輿圖他也是第一次見,已生出據為已有的心思。

“世子妃做的”張之平笑著對薛子玉說道。

“弟妹?”

“兒媳婦?”

“是,我和之平當初也如你們一樣歎為觀止,我現在的作戰圖,都是她幫我修圖重畫的,精確到十裏地之內”夏景皓笑著對眾人說道,本不想說的,張之平已經說了,多說一句,少說一句,已經沒有差別。

“不簡單”薛子玉真沒有想到一個女人畫輿圖居然畫得這麼好,這得有多寬的眼界才能做到如此。

“我這兒媳婦,關於她的故事,那真是一部傳奇”北齊王搖頭感歎,看了看自己的兒子,不知前世修了多少緣才能和她走到一起。

邱士允和尤子清兩人對吳婉嬌已經了解不少,沒有像薛子玉那樣驚歎,跟在後麵,偶爾說上幾句。

進入到煙波閣,兩麵牆上都是煙波浩淼的江海之水,甚為壯觀,一輪紅日在海天之間冉冉升起。

“畫技雖稚,但胸襟開闊,也不失為一幅佳作。”薛子玉中肯的評價了一句。

“是一個十三小才子畫的,他本人沒有見過大海,他根據世子妃的口述而畫成的”領路的掌櫃回了句。

“不同凡響”薛子玉看著牆上的畫,點頭稱讚。

“是,此人現在在京城鳴風書院求學,據說相當不錯。”夏景皓也附合道,想起和吳婉嬌親自到他家去事,也覺得此人非池中之物。

“瑾之,伯父,北齊人才濟濟啊。”薛子玉對著北齊王和夏景皓笑著說道。

“那裏,離人才濟濟還差得遠呢”北齊王搖頭,這些都是兒媳的人“坐吧,賢侄,”

“是,伯父”。

幾個男人就著輿圖從南說到北,又從東說到西,談笑之間、杯盞之間,一個男人的談吐、風度、為人立世的態度,都能從中表現出,這一桌子男人,都是人中之人,都有明確的目標,並且為了這個明確目標,知道應當如何做、怎樣做才能做到極至,這是他們終身的追求。

這一次他們沒有醉,淺償輒止,下午,初冬的暖陽,讓他們在回去的路上沒有乘驕,而是步行,款款而談。

“子玉,京城這些年有什麼趣事?”夏景皓隨口說道。

“京城的趣事?你是說誰家後院,還是街頭霸王,還是某某與誰誰爭戲子奪人妻?”薛子玉挑眉。

“子玉,你明知我不是問的這個?”夏景皓不隨意了。

“其他的嘛,一句兩句還真不好說,各大家族都謹言慎行,官場派係早已更換格局,所以真不是一兩句能說得清的。”薛子玉想了想說道,他相信以北齊王的身份地位,這些事都應當了如指撐,他們父了倆無非是想知道自己的態度。

“也是,從我回來到現在,上麵都……”夏景皓點到為止。

“是,你們這幾年都不去述職?”薛子玉想了想還是問了出來。

“先帝在時,許我們五年一述,”北齊王回答了他的疑問。

“怪不得不見瑾之去京都”薛子玉了然的點了點頭。

幾個不知不覺走到了臨齊小街,下午,街上行人並不多,店鋪前的小夥子坐在台階上曬著太陽打磕睡,亦或有人在門口逗貓逗狗,呈現出一片祥和安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