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門口婆子問要不要開飯,一眾人神情各異的到前廳吃飯了。對於吳婉嬌一家來說,這哪裏是來吃飯的,簡直就是來受刑的。
吃個飯還好,到底是貴族的後代,禮儀規範都齊全,沒有出什麼幺蛾子。
吃完飯後,大家也沒有什麼心情寒暄,各回各家了,吳婉嬌本想要兩個竹雕的,可這氣氛委實不合適。
初夏的夜晚,月亮還不錯,一彎上玄月,一家七口人倒是慢慢散著步,有些習習的涼風吹過,鬱悶的心情也被這有幾分朦朧的月色和微風帶走了。
因為要學著理家,所以這次給繼祖母準備生辰禮,吳婉嬌也參與了。因為與她並不親厚,所以也隻準備了麵子上的東西。
吳婉嬌準備學做一個抹額,不過家裏的絲線都不太合適,她準備到外麵買點,本來隻要家裏的婆子就可買好的,但吳婉嬌實在是想到外麵看看,來到這個世界一個多月了,對外麵的世界很好奇。
左磨右泡的終於同意了,娘幾個帶著阮嬤嬤一起到鏽坊去。
六月的天氣還是比較熱得,坐在馬車裏,側邊兩個小窗口上遮得是縐紗,外麵的街麵,模糊能看到點,還好,要是冬天,厚實的棉簾真是會什麼都看不到的。她們穿過好幾個胡同,才真正轉入到商業街道,可能是京城吧,非常繁華熱鬧一點都不遜於現代城市,街麵比較寬,像她們這種規格的馬車可以並行四輛。但如果是正三品以上官員或者公、侯的馬車就隻能通行兩輛了。
這不,前麵就有當朝大員的馬車,車夫馬上把車子往側邊靠了靠,因為他們有宗室的身份,所以並不要停車駐足,隻是為了不必要的麻煩,車夫都會適當的側讓,以示尊敬。
吳婉嬌看著隆重而過的馬車,裝飾、雕刻無一不體現奢侈啊,鑲著烏金絲的驕柱被光照過真是亮瞎人的眼啊,驕子的前後一個半圓形的圖刻,這可不是什麼馬車牌子,這是某個家族的族微,很多京城人看到這個標誌就能大體猜測驕子是何人。
馬車通過後,回避的人群再次流動起,對於在京城生活的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
過了不多久,她們也到達目的地了,後麵小馬車裏的丫頭婆子趕緊迎上來,吳婉嬌是最後一個出來的,就在此時,前方一輛失控的馬車朝這個繡坊門口飛奔而來,吳婉嬌因為沒有古代人這種閨秀的意識,所以一直挑著簾子,比較先的看到了這情景,所以在她反應過來的一刹那,大吼“趕緊退到門口,趕緊退到門口”連叫了幾句,順手推了把小桃,小桃滾了出去,那輛失控的馬車隨著撞了上來,就在兩輛車相撞那一瞬間,她自己雙手提裙,縱身一躍,在地上翻了個滾後雙手抻地。
所有的人都被這個小姑娘的動作驚呆了,反而忽略了相撞的馬車。
“哇,”突然邊上的人大叫一聲,“這是誰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