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7章 17、塑造形體美的吸脂術(1 / 1)

人的身體輪廓即體形是魅力的源泉之一。最早的人類史記載中,首先能夠辨認的畫麵是身體剪影的豐滿的符號。漫長的人類史中,各個不同時期的人體體形肖像畫是不同的。

人體體形的重要基礎是身體各部位脂肪的不等量分布:某些部位的過多堆積,另些部位量的缺乏。隨著外科技術和麻醉方法的愈加進步,人們通過調整人體各部脂肪來改善人體體形的研究從來沒有間斷,並已有了深入進展。上世紀70年代末便產生了吸脂技術,這對於改變體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什麼是吸脂術?吸脂術是清除人體的皮下脂肪組織,力圖達到符合現代人魅力的體形之目的。以下是關於吸脂術的一些介紹:

(1)吸脂術的作用原理

幾乎所有的淺表體脂(皮下脂肪)都能被外科醫生的吸管吸出。皮下脂肪層位於皮膚和深層的深筋膜(包裹肌肉的筋膜)之間,而皮膚是被許多纖維間隔聯係附著在深在的結構之上。這些纖維間隔就像無數的繩索,將皮膚拉緊附著在身體表麵,所說的皮下脂肪,即是無數個脂肪球團,夾在纖維間隔之中。吸脂術的任務就是抽出脂肪團,而盡可能少損傷纖維間隔,因為到皮膚去的血管、神經和淋巴管等,走行在纖維間隔之內。

(2)吸脂術應注意的問題

熟知抽脂部位的神經及血管解剖,嚴格遵守準確的操作規程與方法;

嚴格抽脂指征及禁忌症;

嚴格無菌操作規則、圍手術期及術後有效的控製感染;

術中密切注視抽出物的質和量,見出血即換位,壓迫或停止抽吸,一般均是在輸液條件下進行大範圍的抽吸,同時須作好輸血準備;

術畢準確的壓力包紮與必要的引流措施;

術後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與血壓及受術者的精神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準確處理。

(3)吸脂術常見並發症的防治

血腫:多因術中扯斷較大血管,術後包紮時壓力不夠所致,一旦發現可局部穿刺抽出積液加壓包紮。

皮膚瘀斑:多因真皮下血管網受損所致。一般被吸除過多的部位較易受損,無需作任何處理,2~3周後可自行吸收。

皮膚感覺減退:幾乎每個抽吸的病例都有程度不同的皮膚感覺減退,大部分可在術後3~6個月內恢複。

皮膚皺褶及凹凸不平:皮膚皺褶出現在少數皮膚彈性差的病例。凹凸不平是因在抽吸過程中,皮瓣下所保留的脂肪厚度不均勻所致。術後3個月以後可逐漸有所好轉。

傷口感染:較大範圍的感染不常見,偶見切口部位局限性感染,與抽吸管進出切口時未阻斷負壓,加重了切口部的損傷有關。一旦發現感染,可拆除縫線,引流傷口膿液,換藥,傷口可延期愈合。

皮膚壞死:多見於切口處,因抽吸管來回摩擦或進出時帶有負壓,可能導致局部損傷壞死,但壞死麵積一般不大。

脂肪栓塞:肺血管栓塞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為較嚴重的合並症,一般很少發生。如一旦發生應早期進行搶救治療。

(4)吸脂術是高危手術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期刊的一份調查指出,在醫院中進行的各種手術,吸脂術死亡率是10萬至30萬分之一,但94~98年間進行的抽脂手術中,就有95名求診者死亡,死亡率是5千分之1,其中致死原因,包括血管阻塞,麻醉問題及內傷等。

據整形外科醫生表示,一般人抽取適量脂肪應沒問題,但要是整形醫生不顧一切的替求診者抽取過量脂肪,相應的過量止痛劑將可能使血液不能循環暢順流通,因此造成血管阻塞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