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衰老是什麼(1 / 1)

《孫子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衰老固然是人體的一種自然規律,我們不可違背。但是,隻要人們加深了對它的了解和認識,並在此基礎上采取正確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措施,仍是可以有效地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的。

對衰老的認識

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目標。時至今日,有效地控製衰老,延緩衰老的發生,已越來越多地受到醫學家和生物學家的重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文明的進步以及科學的高度發展,探索衰老的規律,製定抗老防老的措施,已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

人自出生後,其生長發育過程便可分為生長、成熟和退化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貫穿著人的一生,它其實就是一個衰老的過程。

那麼,衰老過程具體又是怎樣的呢?

(1)衰老的概念

迄今,國際上對衰老仍沒有統一的定義。《辭海》對衰老的解釋是:“生物體在正常環境條件下發生的機能減退,逐漸趨向死亡的現象。”

目前,對衰老的一種比較通俗易懂的解釋是:衰老就是在退化期人體各個器官、組織和細胞所發生的退行性改變。這些退行性變化,使生理功能衰退,故老年人容易患多種疾病,從而進一步使整個機體發生衰老。

(2)衰老的類型

醫學上,一般將衰老分為生理衰老和心理衰老。

生理衰老可以從年齡、容貌、聲音、舉止動作等方麵看出,生理衰老會涉及到各組織器官和係統,影響人的各種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動,可直接通過檢查而發現,容易被人們重視。

心理衰老常表現在感知覺、思維遲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感情脆弱而不穩定、意誌減弱和行為失控等,心理衰老不易被覺察。

衰老是從細胞發生的,在人的一生中,人體細胞大約分裂50 次就不再分裂,此時人的生命就將終止。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逐漸老化,功能降低,從而導致整個機體的衰老。腦細胞的老化導致腦功能下降,也即神經功能下降,也必然引起心理衰老。

(3)衰老的特征

衰老的普遍性:衰老過程在多細胞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衰老的內在性:衰老是生物體必然的內在性退變過程;

衰老的漸進性:衰老在生物內體是不停頓地逐漸發展的過程;

衰老的不可逆性:衰老變化一旦發生,常常是不可逆的;

衰老的可預見性:生物的衰老過程是可以預計推測的。一般超過65歲的老人,約有30%出現各種生理功能減退,這種生理功能減退情況在平時可處於平衡狀態,一旦遭到感染、外傷以及各種內外環境改變的影響,可因適應性不全麵即刻危及生命安全。

(4)衰老的表現

醫學上認為,衰老是從整個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性衰退、老化而論的,不是單指某一組織器官功能的衰退。因此,確定人體的衰老是從綜合指標判斷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

皮膚的皮脂腺、汗腺功能減退,皮膚幹皺,皮下脂肪減少,彈性減小,皮膚呈鬆弛狀態;視覺調節能力下降,晶狀體混濁度增加;聽力減退;記憶力降低;身高下降;性格情緒改變;血液中遊離脂肪的含量增加,不活動性脂肪增多;骨質疏鬆和肥大、增生、退行性等改變;體內器官功能性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