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關於健康的思維方式,是找到健康最本質的規律。
“道”是全局性的、源頭性的、綜合性的解決問題。
身體就像是一口池塘,五髒六腑和各種器官就是池塘裏的大魚和小魚。大魚小魚得病了,往往不是魚本身有問題,而是池塘的水質有問題,或者水太少太淺。要想讓池塘裏的魚好起來,除了改善水質,別的辦法都是徒勞的。水質就是人體的正氣,養生是水質改善的唯一方式。
《黃帝內經》雲: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病之所湊,其氣必虛。你隻得了一種病,那就是:正氣不足。解決正氣問題,就解決了一切問題。因此對付慢性病,人有正氣,無所不能;沒有正氣,一事無成。
健康到底該從哪裏入手呢?
中醫有四大經典,最重要的就是《黃帝內經》。上麵有一句話:“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病之所湊,其氣必虛”。它是中醫養生和治療的總綱,是最重要的內功心法。如果領悟了它的內涵,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它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的身體有正氣,生命力旺盛,抵抗力強,那麼疾病就不會找上你;如果你得了病,那一定是因為你的身體虛弱。這裏告訴我們兩點:一是,如果你想不得病,那麼就必須保持自己身體的正氣,也就是抵抗力。二是,如果你得了病,要想恢複,那麼隻要提升自己的正氣,病就自然會好。“扶正”才能“驅邪”。
正氣是人類通過幾十億年的進化而形成的人體防禦機製、自療機製。從西醫的角度看是免疫係統正常、抗病能力強;從中醫角度看是人的五髒六腑的功能完好。其實其內涵是一樣的,隻是說法不同而已。它好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一樣,身體的氣血就像是國家的經濟勢力,免疫係統就像是國家的國防實力,精神和心理就像是國家的科技、文化、教育。隻有國家的綜合實力強大,任何方麵、任何地方出了問題,國家就能提供強大的支持,很快能解決問題,使之走上正軌。同樣身體正氣強大,任何身體疾病很快就能治愈。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隻會得一種病,這種病就是正氣不足的病,隻有人的體質下降了才得的病,所以我們要治好它,隻需要一招:提升正氣。其實康複是人體自己的事,就是有了外傷也是身體自己來治療的,比如你的腳摔破了,盡管醫生給你消炎、包紮(醫生也隻能如此),傷口的恢複都是身體的血小板、白細胞、修複細胞自己在進行。那麼有人會說那醫生、藥物、醫院是幹什麼的呢?它們的存在隻是為了協助身體進行修複工作,特別是在有急症的時候來幫身體一把。可是現在很多醫生非常不明智的用藥物和手術來代替身體免疫係統的工作,造成許多不治之症。
有人會問:“身體真的有這麼能幹嗎?”
據科學家考證,現今我們知道的疾病也不過上萬種,而細菌也不過千萬種,而人體免疫係統能對付的病毒至少在幾千萬種以上。如果我們不人為的損壞、降低人體的這一偉大的保護係統,任何疾病都休想傷害人體。人類有過無數瘟疫橫行的曆史,但隻有部分人倒下了,大多數都生存了下來,這些都是因為有了免疫係統。今天慢性病鋪天蓋地而來,而現代醫學卻往往束手無策,不能不令我們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