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享受嚴冬的俄羅斯人(1 / 2)

享受嚴冬的俄羅斯人

百姓生活

作者:薑學峰/譯

2012年12月中旬,零下15-50度的極寒猛烈地襲擊了俄羅斯全境。西伯利亞地區氣溫跌至零下30-50度,多個城鎮的交通陷入癱瘓、學校被迫停課、路人頻頻被冰淩擊傷頭部。位於北緯55度的莫斯科1-2月平均氣溫為零下10度左右,但是經常會降到零下20-30度,幾乎每天都有的降雪仿佛要把整個莫斯科埋進大雪堆裏。

對於俄羅斯人來說冬天是他們的宿命。上午10點才天亮、下午4點就天黑,幾乎看不到太陽,每天下雪。莫斯科一般9月末10月初開始下雪,從初雪開始的冬天一直會延續到次年4月,但有時到5月份還在下雪,冬天會整整延續7個月。每年9月中旬,就開始出現雨夾雪的天氣,這時人們會逐漸做好過冬的準備。醃製秋收的黃瓜準備過冬吃,換雪地輪胎應付“雪季”的到來,打流感預防針等。俄羅斯人很懼怕感冒,會把感冒當成重病。俄羅斯的感冒都比較“毒”,但凡得了感冒,都得兩周左右才會見好。

除雪能力世界第一

不管怎麼下雪,俄羅斯很少能見到道路結冰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的除雪作業無比迅速。整個冬季,各市所屬除雪專業部門24小時不間斷地處於待命機動狀態。以除雪車為單位每輛車分配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特殊除雪車輛的種類多達20餘種,從掃雪車、氯化鈣散布車到長有兩隻除雪臂的專業除雪車多式多樣。

每當下雪,人們會看到大街上很壯觀的場景,先是4-6輛推雪車排列進行初步清雪作業,掃雪車緊隨其後進一步清理路麵殘雪,最後由一種特殊除雪車清理道路兩側堆積的雪,這樣3個步驟下來,道路立刻恢複正常使用狀態。雖然莫斯科日降雪量經常能達到20-50cm,但積雪從來無礙於上下班高峰時的交通運行。

冬天外出時的著裝要格外用心,結實防寒的服裝是最基本的要求,鞋必須是高筒,鞋底紋理要深,這樣有利於防雪防滑,帽子最好是皮質或皮毛(狗皮帽之類),因為不僅要防凍,而且要防“冰淩”,關鍵時刻帽子有可能會成為你的“救命恩人”。在俄羅斯不戴帽子在路上行走無疑是很危險的事情。到處可見的冰淩會變成城市最可怕的凶器,持續零下20-30度的天氣一旦稍轉暖,這些冰淩就有可能伺機行凶。在俄羅斯被冰淩擊傷甚至死亡的報導屢見不鮮,所以整個冬天一直戴帽外出是防止此類危險的很好手段。

冬季運動是俄羅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就算在零下15-30度風雪交加的天氣,俄羅斯人也會習慣性地出去散步。散步是俄羅斯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堅持的生活習慣。在零下20度的嚴寒裏也一樣能看到人們聚集在公園的熱鬧場景。母親們常常推著嬰兒車帶孩子一塊散步,孩子們雖然是全副武裝的躺在嬰兒車裏,但父母會把他們的臉和鼻子露在外麵,鍛煉他們適應寒冷的能力。俄羅斯的醫生常常說,陽光、空氣、水是嬰兒健康所必須的,建議父母帶孩子每天散步2-3個小時。在俄羅斯,住所周圍步行5分鍾左右都能找到公園或樹林,俄羅斯人從出生開始就習慣了散步,從中學習與冬季共存的法則。

俄羅斯人最喜歡的冬季運動是滑雪,在沒有山和丘陵的莫斯科,滑雪就像在平地裏跑步。體育場或小區的活動場所全變成冰場,男女老幼都會享受冰上雪橇的快樂。無論城市還是郊外,到處都能見到滑雪、滑冰的人。到了冬天,整個俄羅斯就變成冬季運動的大舞台。

俄羅斯人健康的秘訣——冬泳

莫斯科南部的白湖是著名的冬泳協會“海馬俱樂部”的所在地。白湖邊,每天清晨天未亮就可以看到很多慢跑或做引體向上等熱身運動的人。這些人年齡跨度很大——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八十多歲的老人。會員們做完20-30分鍾的熱身運動,身體微微出汗以後就會換上泳裝準備入水。在進入湖水之前他們會高唱著歌曲“我們不在乎!冷與熱與我們無關!我們隻是在水中遊泳!”來活躍氣氛。會員們說,在零下20度以下的天氣裏遊泳才有感覺!遊了一陣後,他們會上岸在湖周慢跑一段時間,然後再次跳進湖裏,如此反複是會員們最喜歡的鍛煉方式。“海馬俱樂部”創建於1975年,當時大約有100名左右的會員,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年近90歲的布拉吉米爾有40多年冬泳泳齡。布拉吉米爾曾在二戰中身受重傷,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他說:“後遺症使我受盡折磨,幾乎什麼藥都解除不了我的痛苦,最後冬泳解救了我,讓我重新找回健康!”在莫斯科已有數千名“海馬會員”,他們盡情享受著每年冬季給他們帶來的這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