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新聞傳播的深入與拓展(1 / 1)

國際新聞傳播的深入與拓展

刊首快語

作者:吳非

當前,人們表現出對國際新聞和外媒報道的極大興趣,這從《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的發行量很大可見一斑。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人非常渴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中國也需要更多地向世界傳播自己的聲音,這就需要國際新聞傳播不斷深入與拓展。

我國的外部環境麵臨著很多挑戰。美國重返亞洲,對我國實行圍堵,從中可以看出冷戰中美國對蘇戰略的影子。如果我國及時加強對美國議會的遊說和意識形態的交流,減少圍堵是存在可能性的,畢竟美國的各項政策都是由妥協而產生的,很少由一兩個利益集團來決定國家的整體發展方向。

非官方的外交與國際關係智庫察哈爾學會主席韓方明認為,媒體外交是我國外交的短板,而在世界總體趨於和平的狀態下,媒體外交是國際間外交綜合表現的戰場。對於這一點,從烏克蘭問題上美俄媒體的交戰可以發現,俄羅斯利用自身媒體平台展開與美國媒體、智庫、五角大樓的較量,巧妙地利用了對方在跨部門協調上的問題,打擊了對方的漏洞。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在美國落地後,大量起用擁有發言權的美國媒體人,深入討論國際新聞和美國的內部事務,從CNN退休的大牌主持人萊瑞·金也成為該台成員。來自俄羅斯政府、普京的觀點通過今日俄羅斯電視台進行有效傳播,尤其在克裏米亞問題中,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成為西方世界了解普京思想的唯一媒體。

我國媒體如何把國際新聞的發生、發展較全麵地展現給受眾?如何讓受眾更深入和身臨其境地感受國際關係的複雜性?讓媒體人全麵深入美國、俄羅斯、印度以及歐洲等國家,深入報道這些國家發生的新聞事件,並對這些國家內部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不但可以使媒體人有效參與相關國家內部的討論,而且可以全麵介紹各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等現狀,從而傳播自己的思想,影響他人。

未來我國國際新聞的傳播,既需要直接報道國際事件,也需要權威人士向媒體不斷輸出有價值的意見和評論。國家利益、國際糾紛等方麵內容的報道,將成為我國國際新聞傳播的重點。

吳非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察哈爾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