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掌握:什麼是心理學,心理的實質,心理與健康。
熟悉:心理學的主要派別及其理論觀點。
了解: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心理現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現象之一,從古至今為人們所關注,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人的任何活動都有心理現象。人在處理事物的時候,有眼睛看,有耳朵聽,用鼻子聞,用舌頭嚐,用手摸,這就產生感覺和知覺。感知覺是人們用來接收外界和自身信息的心理活動。人在活動中不僅感知當前的事物,並且要記住它,有時還要回憶過去經曆過的有關事物,這是記憶。若要認識事物的特點和意義,就必須利用感知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思考。隻有經過思考,才能把握事物的不能直接感知的方麵和屬性,才能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規律。思考活動叫做思維。若要感知清晰或進行有效的記憶和思考,都必須集中注意。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各種各樣新生事物的出現都離不了人類發明創造的聰明才智,人們在原有事物的基礎之上對事物進行的改造和創新是想象。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注意等都是為了弄清楚客觀事物,都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是用於認識客觀世界的心理現象。
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同時,又會同時產生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這些態度表現出來,就是滿意、喜愛、恐懼、憤怒、悲傷、厭惡等,這些現象叫做情緒。情緒是伴隨認識過程產生的人對認識對象的一種態度體驗。
人對客觀事物不僅感受、認識,還要處理、改造。為處理、改造客觀事物而提出目標、製定計劃,然後執行計劃、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這類活動叫做意誌活動。在意誌行動中,那種下決心和準備克服困難的內部過程叫做意誌。
認識過程、情緒過程和意誌過程合起來稱作心理過程。簡單點說就是人的知、情、意。它們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係、相互滲透、相互製約的。對外界事物進行認識的時候就會對它發生一定的積極的或消極的情緒,也就會采取相應的意誌行動來鞏固或改變它。情緒、意誌是隨同認識產生的,認識也受情緒意誌的影響。當人們對客觀事物產生了情緒並引發了相應的意誌行為的時候,人們的情感和意誌也將使認識活動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或阻礙。
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心理活動過程中,還表現出每個人心理活動的不同特點,即構成了人們心理麵貌上的差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個體在舉手投足、為人處事上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能穩定的影響一個人的整體行為,並使之與他人有所區別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即為個性。個性中與先天遺傳素質有關且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征,稱為個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現在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麵;個性中與後天社會環境條件及實踐活動有關,且隨環境而變化的心理傾向性反應,稱為個性傾向性。主要表現在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等方麵。
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也是密切聯係著的。個性心理是通過心理過程形成的。沒有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沒有對外界世界的情緒,沒有對現實事物的積極改造的意誌過程,個性心理是無由形成的。同時,已經形成的個性心理又製約著心理過程,在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例如,能力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識可能有所不同;性格不同的人,情緒的表現也不同;有勤奮、勇敢性格特點的人,也就常有堅強的意誌行為。所以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這兩個部分,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是既有區別而又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它們不像生物學研究的動物和植物或物理學研究的聲和光那樣屬於不同的現象,而是同一現象的兩個不同的方麵。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和動物的心理現象。
醫學心理學是醫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體健康、疾病及其相互轉化過程中的作用規律的科學。醫學心理學研究和解決的是醫學領域中的心理學問題。
護理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和解決護理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的一門應用性學科,是護理學與心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醫學心理學的分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