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莫小強回想起這幾年古城少年的熱血躁動,發現其高潮就是從今年春節開始的。
1988年的正月十五一過,古城少年鬥毆事件一下子多起來。每天都能聽到哪裏又打架了,誰誰又被砍了之類的消息。
1983年嚴打,將古城混子們幾乎一網打盡,殺的殺,抓的抓,對以好勇鬥狠為傳統的古城人來說,意味著在社會結構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真空。三年多過去,古城的新一代的熱血少年已經長大了,需要在一次次的鬥毆中找到每個人的位置。而且上次嚴打中被抓的混子,一些刑期不長的也開始陸續放出來,需要在重新在一次次鬥毆事件中顯示自己的存在。
整座小城都在蠢蠢欲動。
在古城的老輩人看來,這個年代熱血少年們的鬥毆事件實在小場麵。他們總是說起解放前的時候,古城少年們如何揮舞著長槍大刀在街頭械鬥,如何挎著盒子炮在耀武揚威。他們還會說起文革那些年,古城人如何截下運往越南的軍火,真槍實彈在古城街頭上演全武行,最後省裏不得不調動部隊來彈壓的光輝曆史。
這個年代,古城少年的主要武器裝備是皮帶、片刀和板磚。
皮帶優勢是可以隨身攜帶,平常係在腰上,一旦有事拿下來就能抽人。這種皮帶據說是軍用的純牛皮帶,很硬,帶著很結實的沉甸甸的金屬搭扣,鬆開搭扣馬上就能揮起來抽人。為了抽人方便,少年們係皮帶時不穿進褲袢,隻是係在腰間作為裝飾。皮帶下麵,一根紅色布製褲帶偷偷維係著褲子不掉下來。
和皮帶差不多的裝備是當時剛剛興起的自行車上的鏈子鎖(鋼絲鎖)。但那時自行車被盜還不是很嚴重,自行車都是用自帶的普通車鎖,鏈子鎖算是罕見的豪華裝備。
片刀是古城當地產的一種小菜刀,用廢舊的鋼帶切割而成,大小正好放進做書包用的軍用小挎包,攜帶方便。少年們的小菜刀都沒開刃,砍在身上就是一道血口子,但不會傷筋動骨出人命。片刀揮起來銀光閃閃,奪人雙目,算是很炫的專業裝備。
板磚這種後來群毆事件中具備普世價值的東西,在當時古城少年的兵器譜上江湖地位最低。一來是那時候小縣城裏還沒有到處都是工地,板磚不能隨處可得;其次是當時古城常見的磚大多還是老式的手工磚,個頭比後來的機製磚大一圈,又大又沉,少年們單手是提不起來的,需要敲打得小一點,用起來太麻煩。
當然,除了這些主流裝備,還有各種各樣的自製武器,根據個人愛好打造成,像叉子匕首三棱刺之類的,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莫小強就用鋼條做了一個長柄短刃的小匕首,鋒刃僅長三寸,在人身上一紮就是一個血洞,但不會傷及內部器官。不過古城的學校每周都會對學生進行一次不定期的大搜查,這些特殊裝備不能天天帶在身上,用得不普遍。
幾十分鍾後將要發生的那場鬥毆,參加的西城少年都是初中生,而對手卻是高中生,在人數和體力上都處於弱勢。要彌補這個缺陷,無疑遠攻近戰全能王的板磚最能增加威力。可是初中的孩子個頭小,手裏的板磚要想打中對方,比較難……所以得想個辦法。
莫小強抬頭問小米:“學校裏有地方修房子嗎?”
小米愣了一下,說:“學校圖書館這幾天正加層呢,你問這個幹嘛?”
圖書館加層,工程不大不小。工地上通常會有石灰池、沙堆,磚垛、木材……簡直就是天然武器庫。
莫小強一下從床上跳到地上,頭暈了一下,但不礙事。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小鬧鍾,離下課還有十幾分鍾,得抓緊時間去工地看看有什麼合適的東西可用。在他的記憶裏,上一世三中的西城少年走出校門時,手中所有的隻有皮帶和不多的幾把片刀,連板磚都沒幾塊。
“我們去工地上看看。”莫小強拉起小米,碰上門鎖,向不遠處的圖書館走去。
圖書館在學校的後麵,從老師宿舍區走過去,要經過小半個校園。校園所在原來是縣城的文廟,有很多的大樹,環境清幽。
現在還沒下課,校園裏靜悄悄地,隻有老師的講課聲和學生誦讀課文的聲音。
走過初三教室時,透過教室後門被踢破的大窟窿,莫小強看到黑皮正坐在教室最後一排歪著頭和旁邊的人說話。坐他旁邊的是個瘦瘦的女生,莫小強記得,她臉形瘦削,皮膚很白,笑起來很是媚態十足。黑皮早就不想念書了,就是因為這個女生才沒退學,還偶而來上課。
到了圖書館,發現工程已經快完工了,工地上沒有工人,各種剩下的建築材料扔得到處都是,一看就是沒經驗的副業隊做的活。靠牆的地上扔著一堆破磚頭,都是機製磚,一看就比較趁手。泡石灰的池子已經快空了,池子裏還留著一小堆過熟的石灰,都已粉化了,這也是個好東西。邊上的工棚下麵,還有不少搭支架用的長短木條,這是高級裝備啊。
莫小強不由暗歎:校園裏就有一座儲藏豐富的裝備庫,上一世卻棄而不用,被人打個了措手不及,輸得一塌糊塗。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下課鈴響起。
剛剛還靜悄悄的校園裏一下子喧囂起來,學生們叫著喊著從教室時衝出來,呼朋喚友的聲音此起彼伏。
校園一下子充滿生氣,讓莫小強覺得熟悉又溫馨。
時間不多,莫小強讓小米去教室拿兩個人的空書包,自己到初三教室找黑皮。
初三的學生們正收拾書包往外走。黑皮還在後排座位上和那個女生在說話,女生很大聲地笑著,腰如楊柳眼如絲,讓莫小強都有點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