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綰點頭:“看前麵像是快到平陰了。”
二人加快馬步來到平陰城前,看到城門上大書北門二字。兩人高興的驅馬到了護城河橋邊,橋邊站著幾個赤眉軍人,大聲吆喝兩人停下。
二人跳下馬來,赤眉軍有兩人用槍一指:“你們兩個小子,哪來的五匹馬?是不是偷來的?”
曉綰大聲說:“幾位軍爺誤會了,我們本是一隊過路的商人,因為路上遇見賊人,我叔叔讓我倆帶著馬先跑了,他們卻在和賊人周旋,我們的貨物都沒了。現在我們正想找幾位軍爺出兵幫忙,救回我們的叔叔。”
那幾人一聽有賊人,相互看了一眼,說道:“估計你們是遇到銅馬的小賊了,不過這事不歸我們管,你們可以到縣裏去報官,看他們會不會出兵。”現在赤眉和銅馬之間確實是正在打戰,在這交界的地方,經常有雙方的部隊假扮賊人去騷擾對方,所以那兩個赤眉軍也沒有懷疑。
曉綰說道:“謝軍爺,那我們趕緊去找官府。”說著牽馬就要走。
“慢著!誰說讓你們就這樣進去了,治安費還要交,五匹馬加兩個人的,共七個人的治安費。”其中一個赤眉軍說。
旦慶和曉綰對視一下,心中大呼倒黴,旦慶乖乖的掏出七十個銅錢交給那個赤眉軍。
兩人一揮手,說:“進去吧!”
二人如獲大赦一般,趕緊謝了兩個赤眉軍人,急急的趕進城去。
進了城,曉綰鬆一口氣,說:“好懸啊!差點被他們把馬沒收了!”
旦慶訝道:“赤眉軍不是挺好的嗎?怎麼說會隨便沒收別人的東西?”
曉綰說:“你不知道,赤眉軍他們是以打擊貪官汙吏、劫富濟貧起家的,在曆城不是多數有錢人都被打了嗎?我擔心他們見我們幾頭馬,找我們麻煩,看來傳言也不盡其實。”
二人進城後,找到一家最大的客棧,兩人要了兩間房住下,不過一間房一天要三錢銀子,讓旦慶心痛不已。曉綰說她有銀子,叫旦慶不要擔心,況且這樣有福叔才容易找到他們。
隨後兩人就到客棧的前廳,看到已經沒有多少人在吃飯了,兩人找了個桌子坐下。曉綰在叫小二點菜的功夫,旦慶四周看了一下廳中,發現還有兩桌人在一起吃飯。那些人好奇怪,都是光著頭,穿著土黃的袍子,樣式卻與尋常人的袍子不同,那幾人正在喝著酒水,低聲的說著話。
旦慶等小二走後,低聲的問曉綰:“綰小姐…”
曉綰打斷他說:“你看我穿的是男裝,有外人可不能叫我小姐。”
“嗯!嗯!範公子,你看那幾人是做什麼的?打扮很怪異啊!”旦慶偷指著那幾人問道。
“噓!可別亂指點。我聽我爹說過,他們都是僧人,信的是西域的一種叫佛教的教義,現在中土還沒有多少人信這種教。據說他們宣揚的是人死後,會根據人生平善惡來確定來世的好壞,和我們平常所信的三清不同。”曉綰低聲說。
旦慶問:“我們所信的三清是什麼?”
曉綰大訝道:“你沒聽過道門三清嗎?”
“聽過,隻是我們村裏的老人拜祭的時候,才看到有所謂的三清,卻並不知到底是指什麼。”旦慶答道。
“道門的三清是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們居住在三清仙境,據說是三十三天以上。太清道德天尊也是太上老君,六百年前,太上老君化身為老子,在西出函穀關時留下了一部《道德經》…”
“啊!《道德經》?”旦慶心頭一震。
“是啊!你聽過《道德經》?”曉綰看旦慶反應這麼大。
“我不但聽過,還背得滾瓜爛熟,卻不知道是這樣的來曆。”旦慶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