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國皇家海軍近期發展動向分析(2 / 3)

陸續部署新型攻擊型核潛艇,為海基核威懾力量保駕護航

截至2014年底,英國海軍擁有6艘攻擊型核潛艇 (2艘“機敏”級和4艘“特拉法爾加”級),數量比2003年的12艘要少。英國於2014年訂購了第7艘“機敏”級核潛艇,這也是該級艇的最後1艘。該級艇的首艇“機敏”號於2010年8月27日服役,但由於2011年發生的生命支持係統故障和2012年發現閥門和管道存在腐蝕問題,大大延誤了正常部署,直至2014年才正式執行首次部署。與此同時,2號艇“伏擊”號於2013年3月服役,存在的問題則更為糟糕:服役僅幾天後就被發現油路係統存在嚴重問題。3號艇“機警”號於2014年5月下水,已開始下一階段棲裝和測試。

英國海軍於2014年6月19日在樸茨茅斯港退役了已服役30年的第3艘“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英國海軍原計劃以每26個月服役1艘“機敏”級替換1艘“特拉法爾加”級的速度更新其攻擊型核潛艇部隊,但由於“機敏”級故障和問題不斷,現役的剩餘4艘“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不得不繼續進行超期服役,以維持皇家海軍的水下力量,為“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護航,保證英國海基核威懾力量的安全。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下水,即將再次裝備航母

7月4日,英國在蘇格蘭的羅塞斯船廠為其海軍新一代航母的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舉行了隆重的命名下水儀式。7月17日,該艦離開總裝的船塢,被拖至舾裝碼頭進行後續的舾裝及測試。首艦下水及離塢後,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即將開始分段入塢總裝。9月,“威爾士親王”號的2個大型船體分段——下部模塊02(LB02,重達6000噸)和下部模塊03(LB03,重達8000噸)已運抵羅塞斯船廠,標誌著該艦進入了總裝階段。根據最新的計劃進度,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計劃在2015年開始海試,2017年5月交付海軍,2020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威爾士親王”號計劃於2016年7月完成總裝,2019年1月開始海試,同年8月交付。“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正式下水和“威爾士親王”號航母開始總裝,標誌著英國海軍新一代航母項目實現了新的重大進展。

值得關注的是,原本“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未來是否都進入皇家海軍服役存在不確定性,但英國首相於2014年9月5日在北約峰會中宣布,為確保英國在任何時間都有一艘航母處於戰備狀態,這2艘新型航母都將編入英國皇家海軍的戰鬥序列。

45型驅逐艦全部入役,23型護衛艦即將開始現代化升級

2013年12月30日,皇家海軍第六艘即最後一艘45型驅逐艦“鄧肯”號形成作戰能力,標誌著45型驅逐艦項目完美收官。截至2014年底,全部6艘45型驅逐艦均駐紮在英國南部的樸茨茅斯海軍基地。首艦“勇敢”號於2009年1月抵達樸茨茅斯後,就開始參與執行全球範圍內的各種任務行動,包括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反海盜、禁毒、反潛及防空等,並於2013年11月在菲律賓參加了救災行動。2號艦“不屈”號、3號艦“鑽石”號和4號艦“龍”號均已開始部署和執行任務。5號艦“衛士”號和6號艦“鄧肯”號則計劃於2015年執行首次部署任務。

除6艘45型驅逐艦外,英國海軍還有13艘23型護衛艦,計劃由新一代全球戰鬥艦(即26型護衛艦)所替換。但由於26型護衛艦項目進度的拖延,英國海軍不得不對其23型護衛艦進行一係列現代化升級,以進一步延長服役年限。

升級艦載反潛直升機,不斷提升航空反潛能力

過去的10年對英國海軍艦隊空中力量而言,也是一段艱難的時期。截至2014年,由於英國空軍取消了研發成本約40億英鎊的新型海上巡邏反潛機項目,對其海上航空反潛能力影響很大。鑒於俄羅斯海軍正在重建和加強其水下作戰能力,英國海軍將現有的HM MK1“默林”直升機升級到了Mk2標準。該機可以采用2種不同的探測方式(主動吊放式聲納和被動聲納浮標)探測潛艇,從而大大提高了這些直升機的反潛作戰能力,以應對未來反潛戰的需要。

2014年6月,英國海軍在北大西洋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升級後的HM MK2“默林”直升機在演習中進行了測試。演習後海軍宣布,此次演習證明了升級後的HM MK2“默林”直升機已經形成初始作戰能力,比原計劃提前了4個月,未來將在航母編隊中承擔反潛作戰任務。

未來發展

盡管英國海軍近年來受經濟影響,裝備發展速度放緩,但作為海洋國家,英國曆來重視發展海軍艦艇裝備。根據2014年頒布的《海洋安全戰略》要求,英國仍應盡最大努力保證皇家海軍艦艇裝備的更新換代。在英國海軍艦艇數量不斷削減的同時,伴隨著新一代航母、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新型攻擊型核潛艇、新型油船和艦載直升機的陸續服役。這些艦艇均是皇家海軍重點建造的未來艦艇。其中又以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為核心。這標誌著盡管英國國內經濟低迷,但英國在海軍艦艇裝備更新換代上采取突出建設關鍵裝備的發展策略,將有限的經費預算集中在“刀刃”,以最低限度地維持皇家海軍基本的“全球作戰能力”,並在一定程度上試驗新的艦艇技術,繼續保持在世界範圍內一定程度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