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澳大利亞空軍極力推進現代化進程(2 / 2)

“堪培拉”級多用途兩棲攻擊艦進入澳大利亞海軍的同時,也引發了有關澳大利亞是否應該在訂購F-35A常規起降戰鬥機之後,進一步采購多達28架的F-35B的爭論。澳大利亞政府已經要求軍方反饋有關F-35B方麵的信息,基切爾認為軍方必須證實F-35B戰鬥機的實際能力,此外多用途兩棲攻擊艦是兩棲艦隻,並非小型航母。運作兩棲旋翼機聯隊和固定翼戰鬥機聯隊存在巨大差異,因此是否采購F-35B要由澳大利亞政府來決斷。F-35B戰鬥機不僅複雜性高,價錢昂貴,還存在重量問題。針對有報告提出可以搭配采購一些V-22 “魚鷹”傾轉旋翼直升機的問題,基切爾說,V-22看起來作戰能力很強,但成本也不便宜,這也是一個如同F-35B一樣難以選擇的問題。

在往後的5年裏,澳大利亞空軍將從美國引入P-8“海神”反潛巡邏機、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和MQ-4 “海神”無人機。澳方目前正在與美國海軍密切合作,開展相關工作,為之鋪平道路。澳大利亞空軍的第1個P-8機組今年將開始在美國的訓練,飛機計劃於2016年開始交付。2007年,澳大利亞國防部的替換澳大利亞空軍的AP-3C“獵戶星座”反潛巡邏機的第2階段計劃獲得批準,自此開始了與美國海軍的正式合作。之後,澳大利亞就參與了美國海軍的P-8A“增量2”反潛戰和水聲係統標準的開發工作,該標準也將成為澳大利亞空軍最初配置的基礎。澳大利亞也參與了後續的“增量3”標準的確定。基切爾認為澳大利亞的空軍人員與美國海軍人員一起工作去確定P-8的能力需求,融入澳大利亞不同的作戰背景和對於作戰環境的不同影響,會達成雙贏結果。澳大利亞空軍也像美國海軍一樣,在著手開發P-8和MQ-4A協同工作,以適應長時間海上監視的要求。澳大利亞空軍希望得到政府的批準,在本世紀20年代引入MQ-4A,並希望同時完成大部分向P-8飛機換裝的工作。

澳大利亞空軍的第92航空聯隊(海上巡邏聯隊)目前使用的是AP-3C “獵戶星座”反潛巡邏機,未來會在P-8引進項目中承擔更多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派遣人員到美國去協助無縫整合。澳大利亞已經確定采購8架P-8巡邏機,還承諾采購另外4架,且預計會簽訂多達7架的MQ-4C“海神”無人機訂單。

澳大利亞還會從美國引進波音公司生產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使澳大利亞空軍的航空聯隊具備一種新的能力。現在,澳大利亞空軍的第1批EA-18G機組已經進入美國華盛頓州的惠德貝島海軍航空站,第1批的3個EA-18G機組要在2015年第2季度取得操作“咆哮者”的資格。澳大利亞空軍為了準備操作所訂購的12架EA-18G飛機,計劃在北領地首府達爾文以南350千米的德拉米爾轟炸靶場開發電子戰訓練能力,目前正在尋求政府的批準。德拉米爾轟炸靶場是一個相當平坦的優質靶場,在西麵160千米處的布雷德肖是另外一個理想的靶場。澳大利亞空軍的“咆哮者”電子戰飛機要在2018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將裝備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的標準的ALQ-99幹擾機係統,不過該係統最終會為雷聲公司的新一代幹擾機係統所代替。

基切爾認為,“秋葵”作戰行動證明了空中客車KC-30多用途加油運輸機的開發進展順利,盡管最初加油運輸機的尾裝加油伸縮套管曾經出現了一些問題。在西班牙發生加油伸縮套管從飛機上掉落事故之後,在2014年進行了廣泛的開發和操作測試以及評估工作,目前加油伸縮套管具備了可靠的能力。澳大利亞空軍打算在2015年8月份進行聯合攻擊戰鬥機的空中加油試驗。經曆了開始的一波三折之後,飛行包線、設計和軟件都發生了多種改變,加油伸縮套管很快就能夠達成初始作戰能力。

另外,隨著澳大利亞空軍的頭2架C-27J戰術運輸機在澳大利亞登記注冊,C-27J戰術運輸機機組也開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維可的訓練。第1架C-27J戰術運輸機會在今年年中達到澳大利亞,由來自於悉尼附近的裏士滿空軍基地的第35中隊負責操作。(李洪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