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朝夕相伴,風雨同行,他與國旗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那一抹國旗紅,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中。隊裏經常會有新兵加入,作為班長,傳幫帶也成為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長期的經驗積累,他逐漸總結出一整套升降旗訓練方式,形成了電子素材和視頻資料,還結合惡劣天氣訓練“六步法”,研究製定了《升降國旗緊急情況處置辦法十二條》,成為國旗護衛隊中的“秘密武器”。這些技術要領,他對隊員們都是傾囊相授,毫無私心。
2009年10月1日,他迎來了一次嶄新挑戰,就是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上將國旗升起,被譽為“共和國第一升旗手”。入伍12年,當了8年國旗班班長和代理排長,高紅甫獲得個人二等功兩次、三等功4次,被評為武警部隊“十大標兵士官”、武警部隊“優秀共產黨員”。
12年裏有10個春節是在部隊度過
高紅甫說,他是曆屆國旗班班長中任職時間最長的,同時也是自1983年國旗護衛隊組建以來擔負升旗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旗手。“按照護衛隊規定,服役12年是最長期限。”高紅甫說,最小的隊員才18歲,他29歲,是年齡最大的,自己也感受到了莫名的壓力。
“我的年齡也不小了,在部隊裏也待得久了,需要盡早地適應社會。”2014年11月底,高紅甫經過慎重考慮,依依不舍地選擇轉業。伴隨離別的時刻越來越近,他的心越來越茫然。“不想跟任何人打招呼,想靜悄悄地離開。”他說,然而,畢竟是戰鬥了11年的地方,很多朝夕相處的戰友知道了消息後,舍不得他走,動情地流下了眼淚,他也控製不住落淚。“在部隊12年,有10年的春節都是在部隊度過的,感覺很愧對父母,對他們付出得太少了。”
婉拒南方企業50萬元年薪
高紅甫說,2015年1月初,在自己退伍準備踏入社會時,許多單位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印象很深的一家南方企業,更是給他開出四五十萬元年薪,“如果幹得好,百十萬元也有可能”。對方的條件就是看中了他“共和國第一升旗手”的閃光點,但他婉拒了。
“進入社會了,我就要靠自己的能力吃飯,不想沾國旗的光,心裏踏實。”他坦陳,自己很冷靜,在國旗護衛隊的11年,是非常美好的一段青春歲月,他珍惜這種榮譽,“如果變成錢,這樣做真的太現實了,從內心裏接受不了,也不是真實的我”。
如今,高紅甫的爸爸高積有62歲了,媽媽徐愛月61歲了,都已經過了花甲之年。“村裏人都知道紅甫這孩子在北京天安門當升旗手,他很勤奮、很踏實,我們全村人都以他為榮。”高寨村村民高記闖說。
“我的想法是留在北京,找一份適合的工作。”高紅甫說,作為農家子弟,必須去奮鬥才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當兵的夢想實現了,下一步要照顧好家人,讓自己迎接新的挑戰。”日前,他對媒體說,幹事業需要有一番激情,他對自己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