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王感悟於大師兄的茶道,不過感悟是出世的浪漫,這畢竟是短暫的,更讓茶王感到的是王中和的野心,還有他對自己的挑戰,曾經的王中和不過是茶王手下的小弟,後來因為幫助茶王經營有功,開始受茶王的支持,自立門戶,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拚,終於開拓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在那個資源還可以作為主導的經濟模式下,有了巨大的發展,和李根龍還有莊易誠一樣,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華人世界,還有在歐洲傳統喜好茶葉國家的市場開拓,他們都成功的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經過這次的茶藝比拚,茶王發現,自己已經養虎為患,這個自己曾經非常倚仗,而且給了他莫大支持的王中和,竟然有取代自己的念頭,如果不是師兄出手,也許自己這次就栽在他手裏啦,既然李根龍已經控製了普洱茶和紅茶的貨源,而且李根龍在內地顯然有著莊易誠無法比擬的關係和發展基礎,看來從新梳理行業格局的時候到啦,好在自己現在還有話語權,還處於行業的核心地位,如果再過幾年,恐怕就是自己想要變盤也是有心無力啦。茶王的決心就這樣定了下來,而那些跟隨而來的茶商們算是真正領教了一番茶道的高深,除了對茶王還有他有這樣的師兄滿懷欽佩以外,更多感受到的是茶王深厚的根基。跟隨茶王進軍新的貨源地,這又是一個大把賺錢的好機會。以茶王為中心的行業格局更加緊密。
這次內地的茶葉之旅,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李根龍,他從一個即將被踢出局的茶葉中間商,現在一躍成為了茶王的合作夥伴,而且他現在還得到了最高端的普洱茶和紅茶資源,在內地投資的茶廠成了李根龍的王牌,這樣一來,他可以坐收紅利,暫時無人可以企及。當然作為改革開放伊始,內地經濟的發展的確需要有外商的大力參與,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內地經濟的發展,還有加強了與世界市場的聯係與溝通。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還有一個人也成了受益者,一次茶葉的探尋之旅和一千塊錢,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衛國。茶王對衛國無償資助自己女兒的事是無比感激的,而對這個聽說但沒有見過的年輕人似乎也更加重視。在大師兄的帶領下,茶王專程拜訪了無量山裏的小教堂,從沐神父那裏得知,自己女兒第一站是去了廣州,不過沐神父把上一任神父的兒子的聯係方式給了自己的女兒,雖然不一定能用得上,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世界的聯係與溝通是必然的事,原來沐神父的前任神父,在出家前曾經有過婚姻,而且他的兒子現在已經是哈弗神學院的一名教授,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神父,這麼些年來,他一直和自己的父親保持著書信往來,後來老神父去世,沐神父和這位同行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兩人雖然素未謀麵,但卻神交已久,相互的書信十分頻繁,那位哈利神父對沐神父在最遙遠和艱苦的蠻荒之地,自己父親的先輩建立起的教區苦苦堅守,堅持傳播天主的福音是萬分欽佩,而沐神父對哈裏神父對神學的理解和造詣也是萬分欽佩。
對於沐神父給自己女兒的幫助,茶王十分感激,但神父卻很淡定,對茶王要給予的酬謝堅決推辭了,沐神父告訴茶王,最關鍵時刻,給他女兒最關鍵幫助的是衛國,不是自己。對茶王對教堂的布施,沐神父接受了,但也堅持必須在一定的金額以內,超過的部分說什麼也不接受了,茶王對這位神父的品質十分敬仰,也就不勉強啦。在這裏沐神父還有大師兄都提起了衛國,對這個年輕人還是十分推崇的,茶王又一次聽到了關於衛國的事跡。看到茶王對衛國感興趣,李根龍也就把衛國發現古樹茶變種,發現了石碑,並尋根溯源帶領自己找到了正宗茶源的事情都和茶王說了,李根龍在詳細敘述了衛國的事跡的同時也堅決的表示,對衛國為自己立下的汗馬功勞,自己也一定要重重酬謝的。李根龍這樣如實的敘述了事情的始末,其實是有兩個目的,第一,借著說衛國的事,不露聲色的就把莊易誠的茶其實是變種茶,沒有什麼價值的老底給掀了出來,這對莊易誠可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以後茶王還有其他茶商無論是在生意上還是人品上都會對莊易誠有個明白清醒的認識。第二就是借著對衛國的讚揚還有要報答衛國,來拉近自己和茶王的感情,也體現出自己的為人之道,是知恩圖報的。這樣一來,衛國似乎成了新的焦點人物。茶王在離開中國回馬來西亞前,專門和大師兄李根龍去拜訪了金教授,同時也是專門去看望了衛國。金教授對茶王還有李根龍要給衛國還有自己的酬謝是堅決的拒絕了,李根龍是深知金教授的為人的,所以也就勸說茶王不要這樣直接的給錢,李根龍告訴茶王,與其直接給錢給金教授和衛國而被拒絕,不如用一個新的方式來報答金家父子。茶王問李根龍用什麼新方式,原來李根龍建議茶王,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金教授肯定會接受,自己和茶王資助衛國出國留學的計劃和行動。這個建議一提出,茶王也覺得很妙。果然,金教授對這個建議沒有拒絕,答應考慮,李根龍進一步的對金教授說:“金兄啊,我們這樣做,可一點沒有要用金錢腐蝕你和衛國的意思啊,你不是說內地現在在改革開放嗎,這發展經濟,建設你們,哦不,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不都需要人物嗎,如果衛國能出國留學,而且去到美國,進最好的學校,他就可以成為一個建設經濟的大人物啊。”聽著李根龍這不倫不類的勸說,金教授心動了,他決定聽從茶王和李根龍的建議送衛國去國外留學,金教授深知,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要想振興富強,根本的還是要擁有大批的人才,要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想到這裏金教授對李根龍說:“李老弟,你的話有瑕疵,第一,這國家是需要建設,人民是不用建設這個詞的,還有,衛國如果出國留學能學成回來,掌握了發達國家的知識與先進的經驗,那他就是一名人才,而不是人物,更不是什麼大人物,他還是普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員。不過呢,你雖然用詞不當,但你說這些話的意思卻是非常正確的,我也想通啦,就算你們是對祖國未來的一次希望投資吧。送衛國出國留學的建議啊,我接受,就這麼辦。”李根龍聽金教授終於爽快的答應了這事,悄悄用眼睛看了看茶王,茶王也笑眯眯的正看著自己呢,茶王的滿意就是李根龍最大的滿意。李根龍想,看來自己和金教授真是有緣,和衛國也算有緣,甚至可以這麼說,自己和內地和這個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有緣。自己其實是借著內地發展經濟的東風開始春風得意起來的,這一刻,李根龍忽然意識到,象中國在樣一個大國的國家政策其實是滿藏著巨大的機會,象座金礦,也就是這個時候一個進軍內地的宏偉藍圖和計劃實實在在的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