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龍由於已經提前來過雲南,而且下到了臨滄的雙江縣,並且在當地已經有了投資,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茶葉領地,可以說他算是進入內地的最深入的外來商人,在雲南臨滄,李根龍也可以說是半個主人啦,所以這次應茶王要求一起前往臨滄的旅程李根龍就臨時充當了向導的角色。王中和、莊易誠還有比較有實力的幾個大茶商也跟隨著茶王和李根龍一起開始了這趟旅程。大家都懷著強烈的好奇,想去看看,究竟是什麼人可以使得茶王都如此傾心折服。當然也帶著很多不為他人知曉的貪婪和渴望,希望可以在這塊巨大的茶葉生意的蛋糕裏分得一塊,
旅途很順利,在金教授的促進下,雲南省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接待小組,其實,那麼多外商組合在一起已經可以形成一個商務考察團啦,出乎李根龍意料的是,茶王對內地的其他地方似乎很陌生,但一進入雲南,尤其是進入到臨滄境內,似乎一切都變啦,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茶王來說都可以如數家珍,李根龍這個臨時向導在茶王麵前已經可以下崗啦,茶王對這裏的熟悉,讓大家都驚訝萬分,似乎茶王就是當地土生土長一般。終於,王中和忍不住了把大家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問題一股腦的提了出來,王中和陪著笑問茶王:“茶王,我有個問題想向你請教一下,希望您不要見怪我的好奇心太重才是。”茶王把一直專心關注著車窗外山水風物的的眼神收了回來,看了王中和一眼,整個考斯特中巴車裏的所有人都在很認證的關注著茶王的一舉一動,期待著茶王的答案,李根龍其實早就想問這個問題啦,隻是礙於身份不敢輕易詢問茶王的私事,這次,王中和能貿然出這個頭,倒是把所有人的心裏話給說了出來,茶王的眼光在車裏所有人的臉上遊走了一遍,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最後茶王似乎是下了決心對大家說:“好啦,我知道,老王問我的問題,也是你們大家關心好奇的吧。”車裏所有人都不作聲,等著茶王往下繼續,王中和想辯解兩句,但茶王對他擺了擺手阻止了他,茶王說:“好吧,既然你們那麼想知道,我就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如此看重這餅茶葉,如此看重製作這餅茶葉的人。”車裏更加安靜啦,連司機似乎都減慢了車速,所有人都在渴望著茶王的敘述和解答。茶王把眼光又轉到了車外,從崎嶇的山路向兩邊望去,外麵是連綿的群山,這一眼望去,頗有一種蒼山如海的感覺,雲霧在山澗生成,悠然的往事縈繞在茶王的心頭,茶王以一種悠然而深邃的聲音開始講述起自己的故事來,茶王象是在對眾人提問又象是在對自己提問說:“你們都是經營茶葉一行的,對茶葉的事情自然是了然於胸啦,我想問你們,知道茶的祖宗茶聖是誰嗎?”莊易誠隨口道:“自然是陸羽啦,他著《茶經》開一代茶聖先河。”茶王幽幽的說:“對,這話很正確,陸羽的確是開了茶葉的先河,據說從他開始人們才正式把茶葉當作了飲品,而且開始係統的研究和使用茶葉啦。不過也許你們並不知道,其實真正讓茶葉走向輝煌,把一個簡單的飲茶變得情趣無比,而且成為眾人追捧,成為士大夫階層都喜愛的文化淵源的人並不是陸羽,這個人是一代帝王,他就是宋徽宗趙佶。一說到這宋徽宗,大家都知道,他絕不是位好皇帝,他在位期間國事衰微,朝政腐敗,外族入侵,民不聊生。但趙佶本人卻是才華橫溢,一代天才,他工於書畫,自創瘦金體,是立一代書法體係的大宗師,可稱大家,不僅如此,他還通曉百藝,在音樂、繪畫、詩詞等方麵都有較高的修為,尤其是在茶藝一道,更是極為精通,他以帝王之尊,編著了一篇《茶論》,在這篇《茶論》裏他詳盡的記述了前麵曆朝曆代的茶藝精華,對茶的選種,培育,養殖,采摘,製作,成品,乃至泡製,飲用,保存,品評等各項都有著詳盡入理,精妙細微的論述,可惜後來這篇珍貴的《茶論》失落於戰亂,後人多有假借他的名頭又從新著述《茶論》的,但其內容都無法和真的《茶論》比擬,可惜世人以訛傳訛竟然把那些假借其名的《茶論》當作經典,當真是可笑之極。也正是從徽宗趙佶開始,王宮貴族,文人雅士們不僅品茶玩賞,而且還想方設法翻弄出諸多的新奇花樣,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鬥茶’之風,所以喝茶始於陸羽,而‘玩賞品茶’‘鬥茶’卻是始於趙佶。”聽著茶王這番茶葉知識普及,很多人心裏其實是不以為然的,因為作為茶葉商人,他們對茶葉的經濟價值,和如何更多的買到好茶,然後再賣給更多的人,更多的占有市場,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至於這茶藝也是用來吸引和開拓市場的一種手段而已。茶王卻似乎陷入了一份自己編織的夢裏麵,並沒有去在乎其他人的感受繼續說:“你們很多人都習慣叫我茶王,乃至於很多後來的茶商都已經不知道我的姓名,你們這些人裏有些做茶葉生意比較早的都知道,比如中和、易誠你們該知道我的姓名吧?”王中和聽茶王如此一說,心裏喜滋滋的,這樣一來就是告訴所有人,自己和茶王關係非同一般啊,王中和得意的對所有人說:“承蒙茶王垂青,我和茶王打交道的時間比各位都長,茶王姓趙。”王中和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似乎有點恍然大悟啦,難怪這茶王要宣揚普及一番關於宋徽宗趙佶的茶葉曆史知識呢,原來這茶王也姓趙,難道茶王就是這趙佶的後代傳人。茶王看到車裏人的表情,心裏完全明白,茶王笑著說:“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在宣揚標榜我的祖宗,也不是借著帝王之後為自己臉上貼金,其實我可以告訴你們,我真正的姓氏也不是趙,我原來姓陳,後來因為拜入師門,師傅姓趙,所以我們作為他的徒弟,按照師門規矩也都跟著師傅改姓了趙,師傅一輩子隻有兩個徒弟,我是師傅的關門弟子,我的師傅,我可以不客氣的告訴你們,他才是真正的帝王苗裔,皇族之後,他就是趙佶的後人,就是他真正繼承了趙佶對茶藝的所有精髓,而且那篇真正的寶貴《茶論》也隻有我師傅有真傳真本。”這話一出,所有人都不作聲了,都在心裏消化著這頗富傳奇色彩的一番言論。茶王接著說:“現在你們該知道,我為什麼那麼重視根龍女兒拿來的那餅茶了吧,製作這餅茶的,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大師兄啊。”車裏“嗡”的一聲,轟然聲響,所有人都是又驚又奇,沒想到,李根龍竟然能得到這樣一餅寶貴的茶葉,難怪連茶王都那麼看重,敢情這茶王還有大師兄啊。很多人心裏不由心馳神往,都急切的想看看這位茶王的師兄,這位趙佶後人的唯一傳人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