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胃、腸疾病的治療秘方(1 / 3)

(第一節)胃下垂

胃下垂多半與胃弛緩一齊發生,所以其症狀差不多相似,至於純粹的胃下垂,其特征是胃有壓迫感,腰痛時,腹部會有裂開似的劇痛。此症會有頭痛及不眠的情形發生。

中國醫學認為胃下垂是氣虛下陷,主張補中益氣,故宜食用易消化而富含營養的食品,包括糯米粥、蛋、奶、瘦肉、魚、家禽、豬肝、蔬菜等。酵母類食物尤為相宜。但要少量多餐,湯水少喝。

【秘方一】

用佛手根2兩,桂花根、橄欖、梅樹等根各半兩,共研為粉,分3次服下,此劑不僅可治胃下垂,對胃出血患者,也有功效。

【秘方二】

蘇枳殼(代橘幼果)5錢和野山楂3錢,用水煎去渣,每天2次分服,要持續才有效。

【秘方三】

對肺結核患者兼罹胃下垂症狀者,以蠶蛹焙燥研粉,每服5分至1錢,每天2次,但此種粉須幹燥保存,最好存入膠囊,以免失效。

【秘方四】

胃弛緩下垂飽脹時,炒小茴香2兩和石菖蒲根、枳殼各2兩,以燒酒2斤浸泡10天後,每天2次,於飯後適量飲服。

(第二節)胃痛

胃痛症狀不一樣,醫治的方法也就不同,有的是因食積腹痛,有的是肝胃氣痛、胃寒的疼痛,胃癌、潰瘍也會引起疼痛,要對症下藥才有效,否則延誤病情,有時會危及生命,所以要詳加判斷再予治療,現分類於下:

胃寒痛

胃寒痛就是吃了寒涼的飲食,或者腹部遇到冷氣所感到的疼痛,起因於胃納不強,身體虛弱,或平日冷飲過多,胃機能減弱。

發作時,胸頭有重壓,並有酸水上逆。

【秘方一】

本草上記載“鯇魚有補胃暖中之功,其膽至苦,有明目之效”。

所以對胃寒痛均有良效。鯇魚可紅燒、可清蒸,用以佐膳,味道鮮美。

【秘方二】

豬肚1個,洗淨,老薑切成硬幣厚的寬度5片,放入豬肚中,入蒸鍋中蒸爛,連湯吃下,可分2次食用。

薑性溫,是散寒發表止嘔的良藥,它能刺激胃神經,使胃蠕動加速,又能刺激小腸,使乳糜管的吸收力增強。早在周朝,食療醫官即創導將生薑作為烹調上的調味品,因為它能增進胃腸的消化力。

豬肚能健胃,本草綱目上說它能“補虛損,作治胃之用”。有患者罹胃潰瘍多年,久治不愈,非常苦惱,經介紹服用這種食品,1個月後,即告痊愈,連他的私人醫生都對食物療法的功效驚歎不已。

【秘方三】

橘皮、生薑、川椒各2錢,用水煎服,可治胃寒引起的嘔吐。

【秘方四】

某患者,每逢天氣一冷,就胃痛得厲害,餓了痛,吃藥、吃飽了也痛,簡直坐立難安,由於身體屬寒,不但吃“青木瓜汁”治療無效,反而常瀉肚子,就是吃白菜、米粉、酸菜、菜心、筍幹等,隻要稍吃過量,就馬上發作。

後來經朋友介紹,買來上好的老薑,用小火(電爐或炭火較好,勿用瓦斯爐)將它烤幹,切成細塊,每天早晨空腹拌飯吃,怕辣的人,可用麻油炸至有點焦黃(不能太焦,否則味苦又無效),和飯一起炒一下,趁熟吃,繼續2個月後,不但胃病消除,且在冬天,吃過後比較不怕冷,也減少感冒的發生。

服用此方要注意的是避免吃香蕉、木瓜、酸菜、米粉、大白菜,可多吃高麗菜、番茄、芥藍菜等,並要持續的吃,如果半途中斷,效果不彰。倘若沒時間的話,可請中藥鋪將幹薑磨成粉末,買些甘草用開水泡薑末喝下,對高血壓的患者,是適用的治胃寒良方。

普通胃痛

【秘方一】

有胃病患者,在胃痛時或過後數天,吃東西都難以下咽,吃冷食也感到很不舒服,小便帶紅色,嘴裏發苦,用手指輕按胃部,覺得似有硬塊,但不痛時,又與常人無異,每逢情緒煩躁或氣候不佳時就會引起胃痛,經人介紹,用羊心治好10餘年的胃疾。現將方法介紹如下:羊心1個洗淨弄小洞,裏麵放20個整粒的白胡椒,用麻油煎來吃,最好是以平底鍋小火,不停地翻動煎,煎到裏外皆熟為止,就寢前,白胡椒、羊心一同吃,連續吃幾個,就可見其效神速。

【秘方二】

老生薑1斤(越肥大越好)不用水洗,放入灶心去煨,用燒過的木炭,或木柴之紅火炭埋住,次晨將薑取出,薑已煨熟,刮除外麵焦皮,也不必水洗,再把薑切成薄片,如薑中心未熟透,把生的部分去掉,然後拿2兩的冰糖研碎成粉,與薑片混合,盛於幹淨的瓶中,加蓋蓋好。約過1周,冰糖溶化而被薑吸收,取薑嚼食,吞入胃中,每日3~4次,病輕的1個月,重的半年就可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