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適應能力是極強的,習慣了這種環境也就不再感到恐懼,眾人選了一處屍體不多的地方坐下稍息片刻,一時被這種場麵震撼,都有些黯然的沉默。張選輕聲問向老吳,“吳老,這麼多屍體沿著螺旋向下的石階一側一層層的擺放,有什麼具體的喻意沒有?”
老吳似乎被張選的話提醒,表情凝住盯著張選一動不動,過了半晌忽然開口驚道:“難道是萬屍塔?這不是普通的殉葬形製,很可能是萬屍塔!”說著霍然站起身,走到一具屍體前,在骷髏頭骨的口內掏了半天,取出一樣什麼東西拿在手裏擦了擦放在眼前端詳,被礦燈耀眼的光束映得明晃晃的。
老吳眯著眼睛看了一陣,神色稍緩,“果然是一尊‘毗鞞訶’神,名字借用了佛經裏的梵語稱謂,這是南洋一帶某種邪教的守護神,相傳它由人獸雜交生出來,又說是佛教裏毗濕奴的化身之一,其實和佛教半點關係沒有,在邪教信徒眼中是有不死法身的邪神。”
眾人聚攏過去,隻見老吳手心裏放著一個不大的玉雕像,雖然刻工略顯粗糙,卻能看出半人半獸的形態,齜牙咧嘴一副極惡的凶相,向外凸出的眼睛直欲攝人魂魄一般。說也奇怪,一盯住那雙眼睛我就不自禁渾身發冷地打了個顫栗,似乎那眼神真有一股勾魂的邪魔之力,趕緊扭頭避開,心裏又隱約覺得熟悉,好象在哪兒看見過。
張選“呀”了一聲,“這邪教看來借用了不少印度佛教的東西,塔就是佛教的建築形式。以開采地下礦脈自然形成的螺旋台階為塔,這規模太大,群體的殉葬也太血腥,從上麵一路下來,能看見的屍體數量恐怕已經不下一千具了。”
新的曆史發現還是令老吳略微有些激動,“如果不是受到邪教的影響,這種人數眾多的犧牲殉葬在古今中外幾乎不可能出現。這個邪教馬來西亞語的名字叫‘矙茲拉’,公元十四世紀曾經在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盛行,因為過於殘忍而被東南亞各地的政權強行滅掉。”
“矙茲拉教神秘詭異之處眾多,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萬屍塔’,以白石建塔,在塔內牆壁懸滿屍體,曆史記載中最多的也有上百具。萬屍塔的喻意在於奪他人的命求祈邪教中的地獄巫神,希冀死後複活。從古屍嘴裏銜著的邪神法像和塔狀螺旋石階一側放置人殉的方式來看,這裏就是一處矙茲拉教的‘萬屍塔’,在國內是第一次被發現,卻不知是這種邪教祭祀儀式的源發地還是變種。”
聽完老吳的話,我腦子裏瞬間靈光一現地反應出什麼,心裏“格登”一下,仿佛有一層說不出的意思就差捅破,迫不及待地追問道:“吳老,您說這種邪教儀式也有追求長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