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團隊(2 / 2)

顧光明終於給出了一個牽強的推測,我覺得這還不如他昨天說的,這是另一個龐大的太歲更靠譜。不過,顧光明的說法卻讓我想起了牛耳嶺山洞裏我們的遭遇,現在的情形仔細想一想,其實和在牛耳嶺的洞穴裏,龐大太歲體內通道變化那一次差不多,都是毫無理由地不見了本來存在的路口,我皺起了眉頭,問道:“你們記不記得在牛耳嶺的山洞裏被困時大家的猜測?”

大頭反問道:“你是說這洞真的是另一個太歲?”我搖搖頭,說道:“不可能。溫度升高和寄生蟲什麼的,這裏根本沒有,眼前的石窟和那個人工壩存在了恐怕至少上千年,如果真的是太歲,蠕動一下就全塌了。”

上次牛耳嶺的經曆對我們來說太刻骨銘心了,大頭不放心,拿著軍刀到處亂插四周的石壁,果然是貨真價實的石灰岩,堅硬的連留下個痕跡都很難。

我的思路被大頭的動作打斷了,好容易才想起來剛才說到哪兒。對,既然被困的情形有相似之處,上一次加上了張選,我們四個人當時的猜測,一定有借鑒作用。我接著問道:“上次的猜測都是什麼?我隻記得顧光明說是暗道機關。”

大頭這時候看到自己的努力沒什麼作用,隻好放棄,接口說:“我當時說有人跟著我們塗改路標,你好象沒有什麼猜測,張選說一切都是欺騙眼睛的幻覺。”

我們三個幾乎同時神色緊張地抬起頭對視了一眼,排除掉顧光明的機關和大頭說的有人跟蹤,張選在牛耳嶺被困時的幻視說法毫無疑問對現在的處境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也就在這時,剛才匆忙逃進石窟來不及多問,一個讓我起了疑心的重要細節突然從腦海中湧了出來,我問向大頭,“剛剛跑進來石窟以前,你說看到了幾條蜈蚣?”

大頭知道我暫時打斷了眾人的思路一定另有深意,說:“有三四條吧。”顧光明截住了大頭的話,“哪有那麼多,我就看到了一兩條。”

我一拍大腿,啪的一聲嚇了他倆一跳,“不對啊,每個人幾乎同時看到的大蜈蚣,角度也差不多,為什麼看到的數量明顯不一樣?這不就是幻覺嗎?”

顧光明一臉的凝重,“哎呀”了一聲:“我們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了。”說著指著我挎在身前的雙肩背包。

那塊幻蠱石從先前尋不到路開始,大頭就交給了我,我當時把幻蠱石裝在背包,反過來挎在身前。這時低頭一瞅,問道:“怎麼了?”

顧光明話語異常急促地說道:“你們都仔細想想,這水晶球叫‘幻蠱石’,可不就是能讓接近的人產生幻覺嗎?老道士雖說沒講的那麼明白,可既然用幻蠱克製幻蠱,產生幻覺也不奇怪啊。”

三個人團隊式的合作,一起抽絲剝繭的尋覓細節中的疑點,終於讓無法破解的困境出現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