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圓之說(2 / 2)

倪征說起這些,隻為了讓莫遂更加形象的明白,吳庸的奇特之處。

將修行者比作一個不完整或是不規則的圓,那麼當兩個修行者相互交手時,其實也就是兩個圓的碰撞。

在碰撞的過程中,會因為兩個圓本身就是不規則不完整的,出現各種克製的情況。

就拿正在和吳庸戰鬥的四人作為對比,狂刀的刀勢強悍無比,但他的身法速度明顯就不明。

如果讓銀裳或者佛跳牆與狂刀硬碰硬,那就算是兩個人一起上,也未必能贏過狂刀。

這就是狂刀將自身圓最完美的部分,用來對抗銀裳和佛跳牆的圓不規則或是不完整的部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像是圓完美的部分和不完美的部分一樣,這種情況也會在自身的氣勢上體現出來。

倪征根據自己和眾多高手交戰總結下來的經驗,就是可以用自身的勢來壓迫對手,從而測試出對手的圓是什麼樣子。

這也是倪征多年以來,隻輸給過城主一人的原因之一,別人第一次和他交手,是不知道他底細的,而他和別人交手,卻能通過氣勢直接判斷出對手的戰鬥風格。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倪征這種用自身勢去判斷對手的方式是屢試不爽,所以他將這種方式延伸出了許多用途,像剛才用氣勢來短暫的限製吳庸等人行動,就是方法之一。

雖然倪征原本隻是想要結束吳庸和狂刀之間的貓抓耗子,逼吳庸應戰狂刀,但這並不影響他順便通過勢來判斷吳庸和狂刀等人修煉的程度如何。

倪征的實力比吳庸和狂刀等人都要強,他釋放出來的氣勢,能夠迫停幾人是很正常的。

簡單的理解,就是倪征用自己的大圓去包圍吳庸等人的小圓,實力越強的修行者圓也就越大越完美,倪征的大圓包圍起來就越難,擺脫倪征氣勢影響的時間也就越快。

當然,這種方法並不能完全準確的評判一個修行者實力的標準,而是一種判斷修行者心境領悟到什麼地步的標準,也就是圓的完美程度。

倪征就曾經試過,光憑氣勢將一個三境後期的修行者壓迫的難以喘息,同樣的氣勢壓迫,卻隻能讓一個剛在修行之道上起步的青年感覺有些難受。

雖然很多時候,修行者的實力和他們的心境領悟是呈正比的,越是強悍的修行者,心境領悟就越完美,但也有一些比較獨特的情況,這裏就不一一例句了。

反正,眼下的吳庸就是多種獨特情況中的一種——擁有超過自身實力的心境領悟!

直觀一點的說,假設倪征是已經趨於完美的圓,那狂刀等人就是隻有一部分是完美,其它部分就是歪七扭八殘缺不全,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圓的圓。

而吳庸的圓,則是那種隻要一眼就能看出來,那是一個圓形,雖然還不夠規則,圓的弧度還不夠完美,但那確實已經是一個相當的完整的圓,隻要將弧度打磨的完美起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