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終戰詔書(1 / 2)

1

幾天後。一封沒有寄信人地址的信送到了魯思霞手中。裏麵信箋上隻有寥寥數字:“全家平安,一路順利。勿念!”

沒有落款。

但魯思霞看得出來,是計增輝的筆跡。從郵戳上看,他們已經到了陪都重慶。魯思霞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清明過後,貴陽天氣也漸漸暖和起來,經過短暫調養的梅光迪校長也返回了貴陽。經過重慶名醫會診,梅校長被確診為肺心病晚期,由於戰亂和操勞,失去了最佳手術機會,現在隻能保守治療。遵照醫囑,梅校長不能過於激動和勞累,因此,魯思霞身上擔子並沒有減輕。

計增輝的確是華夏大學學生運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他突然離開後,華夏大學就再也沒有組織起學生去貴陽市區遊行、請願意和演講活動,“民主牆”上犀利揭露、批評當局的大字報也少了很多。同學們都在忙著學業,校園裏顯得很平靜。

此時,整個世界反法西斯形勢已經豁然開朗。延續1944年的勝利,1945年,盟軍在各大戰場都捷報頻傳:歐洲戰場,年初,蘇軍和英美盟軍分別突入德國境內,德軍雖然頑強抵抗,但在兩大集團的強大攻擊下,很快土崩瓦解;4月25日,美蘇兩軍在易北河勝利會師;4月30日,德國國會大廈被蘇軍占領,5月7日,德國政府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意味著納粹德國完全覆滅,歐洲戰事以同盟國勝利而告結束。

太平洋戰區,美軍在菲律賓和南洋繼續反攻,3月成功攻下馬尼拉;利用“蛙跳戰術”,陸續占領硫磺島和衝繩島後,日本本土南大門洞開,美國空軍利用這些島嶼,不間斷對日本本土實施“千機轟炸”,徹底摧毀其戰爭潛力。

而在中國戰場,4月到6月爆發了湘西會戰。中國軍隊在中美空軍支援下,取得了抗戰以來最大的一場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日軍攻占芷江機場的企圖。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日軍在中國戰場進攻態勢徹底結束,中國軍隊開始策劃大規模的反擊行動,全體國民總算一掃豫湘桂大潰敗的陰霾,重新看到了抗戰勝利的陽光。

2

7月份,華夏大學進入了假期。但此時魯思霞並沒有閑歇下來,他的工作重心,就在全力偵聽日本NHK廣播和盟國廣播上,他每天都被不斷的勝利激勵著:

7月11日,盟軍領導人在德國召開波茨坦會議。也重申日本必須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要求;8月6日和9日,日本NHK電台主持人以前所未有的驚恐聲調高呼:日本和長崎遭到美國“前所未有”巨型炸彈的轟炸,整個城市化成一片廢墟; 8月7日,蘇聯對日本所統治的東北四省發動“閃電戰”,經過歐洲戰場錘煉的蘇軍機械化部隊迅速摧毀日軍精銳關東軍。

為了證實消息的可靠性,魯思霞監聽完日本廣播,還要聽美國CBS、英國BBC廣播進行比較驗證,然後將三者進行比較,將基本一致結論翻譯後送交梅校長。盡管非常辛苦,但他精神卻非常愉快,他冥冥感覺到,日寇的末日就要到了,他返回雷江的日子、尋找元凶犬川次郎的時機也快了。

3

“魯老師,今天日本NHK廣播很不正常,可能有重大事件發生!”當魯思霞來到偵聽室,一個值班的同學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