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重返貴陽(1 / 2)

1

魯思霞既意外,又驚喜:“那太好了!我正愁找不到華夏大學的呢。這下有師弟做向導,就方便多了。今晚我們休息一晚,明天一早過去。”

中年夫妻相互對望了一眼,麵露難色。

“不用!”計增輝看出了父母的心思,於是說道,“現在貴陽城內飯店管控得很嚴格,住店也不容易。其實華夏大學就緊挨著城外,走過去不過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邊走便說說話,一會兒就過去了。”

魯思霞馬上就明白了計增輝的用心,於是順水推舟:“這樣也好!我們先吃點東西,然後邊走邊聊!”

貴陽自古以來就是漢飲食文化的重鎮,抗戰爆發以來,貴陽作為大後方,彙集了全國各地逃難來的人口,也帶來了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各種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天黑夜,貴陽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著實令人垂涎。

車站門口本來就有很多的小吃攤。宵禁取消後,攤主們紛紛出來做生意。

魯思霞徑直來到幌子上寫著“王家巷腸旺麵”攤位前:“老板,來五碗‘腸旺麵‘,要大碗!”

“好咧!客官請坐,馬上就來!”開張就有大生意,攤主顯然很高興。

“腸旺麵”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風味小吃。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腸旺麵”以色、香、味 “三絕”而著稱,既有山西刀削麵的刀法,又有蘭州拉麵的勁道;既有四川“擔擔麵”的滋潤,又有武漢熱幹麵的醇香。豬大腸、豬血旺,加上麵條,具有血嫩、麵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腸旺”又是是“常旺”的諧音,寓意吉祥,在烽火歲月,更是平民百姓祈望幸福、討口彩的首選食物。遍布貴陽市區大街小巷。

很快五大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分別端上了桌子。其湯色鮮紅、麵條蛋黃、肥腸粉白,蔥花嫩綠,豆芽金黃,一碗捧出,使人頓感賞心悅目。

小姑娘頓時雙眼發光,迫不及待。待舉箸下咽,更是滿口生香。麵條脆細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腸旺鮮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膩;湯鮮味美、回味悠長。

“師兄在貴陽生活過?”魯思霞正埋頭大快朵頤,計增輝突然問道。

魯思霞放下筷子,充滿幾分警覺地問:“師弟為什麼這麼問?”

計增輝指了指眼前的麵條:““腸旺麵”是貴陽特有小吃,一般外鄉人並不知曉。‘王家巷腸旺麵’更是貴陽‘腸旺麵’最老牌子,口味地道,不是本地人更不會知道。而且紅油辣味十足,不是本地人也未必適合這個口味,看師兄剛才吃腸旺麵那副心滿意足的樣子,更像是品嚐內心深處的一份記憶呢!” 計增輝笑道。

聽計增輝這麼一說,魯思霞突然想起來,自己對“王家巷腸旺麵”情有獨鍾,是因為和劉玉梅一起在“貴陽外語進修學院”當老師時,偶爾出去打牙祭,就是一人一碗“王家巷腸旺麵”。剛才他看到“王家巷腸旺麵”招牌,一下子勾起內心深處的記憶,於是不假思索就直接奔了過去,卻無意之中竟暴露了自己和貴陽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