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密支那機場。
一架美軍C47運輸機騰空而起,在兩架塗著醒目鯊魚標誌的P40戰鬥機的護航下,向東北方向飛去。
這架運輸機是要員運輸機,機艙裏固定有幾案和椅子。整個機艙隻有寥落的幾個人:除了孫裏仁將軍,以及他的副官、司機還有兩個警衛以外,在機艙最深處,還蜷縮著一個“重傷員”――他整個頭部纏著紗布,隻露出兩隻眼睛;左腳殘廢,拄著拐杖;右手打著夾板,吊在脖子上。
“這是我們新一軍的一名英雄!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戰功,請閣下務必在貴州安順機場降落一下,我要親自帶他回家!”臨上飛機前,孫裏仁對美軍飛行員如是說。
孫裏仁親自將重傷員扶上舷梯,扶進飛機。孫裏仁愛兵如子,中美兩軍眾所周知,在場所有的人都沒覺得他這一舉動有什麼太突兀。
隨員看到軍長對這個重傷員照顧有加,紛紛主動讓座,讓他和孫裏仁坐在一起。
但這個重傷員卻執意不肯,蹣跚著走到機艙最角落,一個人悄悄坐在那裏,充滿淚水的眼睛呆呆地望著窗外,一言不發。
這個重傷員,就是喬裝打扮的魯雪華。
密支那光複後,緬北的天空,已是盟軍主宰的世界。
沒有了日軍的騷擾,不需要翻越青藏高原,飛行航程縮短了將近一半,航線也下降到5000米適航高度。機艙外,一條蜿蜒的細線清晰可見,那就是曆盡千難萬險修築的中印公路。九月二日,中印公路正式修通到密支那。第一批三百二十輛軍車,從印度薩地亞出發,經利多、新背洋、達羅、孟緩、孟拱等浸潤著中國將士鮮血的土地,浩浩蕩蕩把援華物資運往密支那機場。
密支那的通車使短短數月,運往中國內地的援華物資成倍上升:六月份為一萬八千噸,九月份接近三萬噸,到十一月份就創下月空運量四萬噸的曆史紀錄。
公裏盡頭,全是一片綠蔭。在這些綠蔭下,中日兩國軍隊還在浴血拚殺,其目的都是為了這個細線,隻不過一方是希望延伸,一方是極力阻止。兩國將領都知道,一但這個蜿蜒的細線延伸到中國國內,對雙方都意味著什麼。
2
綠蔭很快在機翼下消失,呈現在艙外的,是一片明鏡般的梯田和紅色的土地。
“雲南!軍座!我們進入國內了。”機艙裏歡騰起來。
自38師撤退印度以來,一直在渺無人煙的叢林和險惡的自然環境以及凶殘的日本鬼子作戰,很多將士都埋骨他鄉,能再次回到國內,所有的人都倍感親切和興奮。
兩架護航P40戰鬥機搖晃了一下翅膀,掉頭西去,返回密支那機場。
兩個小時後,飛機穿越雲南,在一塊河穀間的平地翩然降落。
安順機場是抗戰臨時搶通的應急機場。是貴州人民肩挑手扛,用血肉之軀拉著厚重的石碾築成的。
飛機停留在在土質跑道上,一輛美式吉普迅速開了過來。
孫裏仁親自將重傷員扶下飛機,扶上吉普車,同時將一個大皮箱從飛機行李艙裏拿下來,對汽車駕駛員說:“上士,汽車交給我就行了,我有隨行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