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問三連(下)(2 / 2)

確實是這個道理,這也是範弘道感到很麻煩的地方之一。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範弘道可以指著高官大罵,別人也許會稱讚一聲不畏權貴,但範弘道能對治下百姓罵街麼?

那樣做隻會被看做丟了體麵,罵街解決不了問題,所以隻能更加費勁的想辦法去喊打喊殺了。

封建社會官民關係,大抵如此。

範弘道起身作了個揖,“這次真要感謝你了,不然在下毫無心理準備,猝不及防之下,摸不到問題出在哪裏,隻怕難以全身而退。”

張重秀微微一笑,接受了範弘道這聲感謝。

範弘道重新坐下,連連感慨:"真的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狀況,之前居然毫無察覺。

申首輔沒有發現,朱總而言之,除你之外沒有一個人覺察到這種狀況。

"範弘道的情商難得在線一次,硬生生把朱大郡主的名字遏製在喉嚨裏麵,沒有在張大姐麵前出口。

“這並不能怪申閣老,他身在內閣,位列中樞,是內廷的輔政大臣,與外朝六部畢竟隔著一層,理論上並不管六部細務。”

張重秀裝作沒聽見那個“朱”字,反而替申首輔解釋起來。

“故而六部內部日常事務,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提醒申閣老,他注意不到實屬正常。

至於在行走於宮廷內監中的人,更注意不到六部事務變動了,誰又能提醒到你?”

範弘道點頭稱是,“不得不承認,這次他們設計的很巧妙,讓我不知不覺陷入泥潭。

若想破開局麵全身而退,不得不要多費心思了。”

確實是一個很艱難的環境,上麵有頂頭上司惡意打壓,下麵可能要有幾大商幫激烈反抗,旁邊還有宮廷派來的稅監虎視眈眈。

如果早那麼幾,範弘道還沒有從吏部領到上任憑照時,還可以棄官而去,朝廷或許不會追究。

但現在憑照已經發到手,任免程序都已經走完,還敢上演棄官而去的戲碼,那就是嚴重違紀了。

張重秀再一次囑咐:“所以你務必要當心,寧可一事無成也不可出錯,什麼也要安穩度過,哪怕是無功無過被視為平庸也在所不惜。

等到來年大比,若能金榜題名榮登進士,才算是真正有了立身之基,妾身就等著範先生功成之日。”

張大姐這些話的內容不奇怪,但讓範弘道奇怪的是,她這語氣很有點微妙以及.曖昧?

話句話,張大姐這些話讓範弘道莫名的感受到,有點像妻子對丈夫的囑咐。

範弘道又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這種感受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