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術芳一邊想著《琻瓶媒》到底是什麼書,一邊與範弘道抬杠:“抱歉,我最近不缺錢,何必如此辛苦。”
範弘道愣住了,大概是沒想到朱大郡主會如此回答,這世界上居然還能存在著有錢不賺的商人?
而朱大郡主得意的瞅著範弘道,你用賺錢來引誘,而本郡主就不想賺錢,你還能怎的?
任你如何花言巧語,我自巍然不動,什麼叫無欲則剛,這就是了。
範弘道語重心長的勸道:“坐吃山空非長久之計,你去年在山西撈了一把,難道能揮霍一輩子?”
朱大郡主答道:“抱歉,在山西從鹽業賺到的錢其實都已經花完了。
可我還有不知幾倍的另外積蓄啊,你這樣的窮苦人家出身哪裏想象得到。”
擺明了朱大郡主就是故意顯擺,不過著著,朱大郡主從範弘道眼裏沒有看到氣憤、羞怒、難受、自卑等負麵情緒,反而覺得範弘道看自己像是看傻子,難道自己這番炫耀有什麼不對?
“你以為我是讓你賺錢麼?”
範弘道搖搖頭:“你這見識與頭發長度真不成比例,情何以堪啊。”
不等朱術芳發飆,範弘道又:“你不是與李太後親近麼?
你可以從李太後手裏拿點銀子當本錢,然後幫著李太後甚至是國戚李家賺錢,如此豈不美哉?
你難道就沒想到過?”
朱術芳頓時愣住了,她與李太後的情分確實也不錯,身邊沒有女兒陪伴的李太後也確實挺喜歡她這個晚輩。
但她終究不是李太後親生女兒,就算刻意逢迎討好也差了點什麼。
可是如果用利益為紐帶進行加強,這份感情就會更加堅固。
這確實是自己的優勢,換成別人李太後也未必信任,但對她應該是會相信的。
從李太後那裏拿到本錢,然後還以利潤,是個相處交好的長久之道,就算李太後不在乎錢財,但李家總不會放著錢不要。
於是朱大郡主很可恥的心動了,可惡至極啊,明知道範弘道在忽悠自己,但自己偏偏為何又如此心動?
朱大郡主感覺自己快被範弘道搞出心魔了,不行,不能就這樣屈服,不能就這樣讓範弘道輕易得逞,一定要掙紮到底,一定要抬杠到底!“你了半,話裏話外都是對我有好處,但你自己又有什麼好處?”
朱大郡主抱著最後的一絲定力質疑道。
如果朱大郡主聽到的是“我對你好需要理由嗎”、“我心甘情願為你付出”之類風格的回答,不定芳心當場就徹底淪陷了。
可惜上麵一切都是幻想,現實裏的範弘道隻會很鋼鐵的答道:“當然對我有些好處了!前頭了,要互利,要雙贏!”
爛人,朱大郡主默默的給範弘道點了個差評。
“有利益的地方必定是群魔亂舞,聽子馬上要派太監南下了,更別還有人刻意針對我。
但是太後的幌子還是好用的,足矣鎮壓宵。”
範弘道侃侃而談:“所以本質上就是我助你賺錢維持太後情分,而你幫我借來太後的幌子,可謂是互利雙贏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