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人生路上的奮鬥狂續1(2 / 3)

在一次項目現場軟件調試的過程中,黃正博士一個人在武子他們學校住了一個月。為了關照他的生活。武子經常請他吃吃飯什麼的。在一次吃飯的時候,黃正博士給武子講了一個他小時候偷西瓜吃的故事。

黃正小的時候,他們村東頭有一塊地,這塊土地可是他們小夥伴們最為關注的地方,因為這塊地是他們村種西瓜的地,每年村裏都會在這塊地裏種西瓜。到了要播種西瓜的時候,他們就注意了,西瓜下種了,過幾天再跑過去看一看,看發牙沒有。等發牙了,他們就盼著快點長虅蔓了。開花了,一個小西瓜眼看著就長了出來,然後就盼著農民去施肥澆水,因為澆的水施的肥越多,西瓜就長得越快。就這樣三天去看一次,五天去觀察一回。好不容易等到西瓜長大了,村裏開始在西瓜地的邊上搭了個看瓜的棚子,村民開始在西瓜地守西瓜了。於是他們又開始觀察守瓜人的一舉一動,並且觀察能隱敝接近西瓜地的路線。掌握了守瓜人的行動規律,看清了到西瓜地的路線後,他們就可以有機會去偷西瓜了。等阿,盼阿,終於有一天守瓜人不在,於是他們飛快地偷了一個大西瓜吃了,又大又甜的大西瓜是他兒時的幸福記憶。

等到黃正博士畢業了,那偷西瓜吃的事兒不時湧現在腦子裏。一個孩子,為了能偷個西瓜吃,竟下如此大的功夫,這是多麼大的吸引力呀。忽然有一天,他腦子一閃,這偷西瓜的辦法用來搞研究該多好啊,原來搞研究的過程與偷西瓜的過程一模一樣。搞科研,首先要選定一個課題,即有一個目標,比如西瓜地。播種、澆水、施肥,相當於查資料,判定研究難度、研究需要的知識,相關問題的現狀等。把這些都搞淸楚了,才能判斷這個課題是否有研究的價值。再研究各個環節、別人的相關工作等,這個叫做課題準備。等這些都做好了,便可以著手研究了,直至課題的完成。所以,他認為兒童的教育並不是教他多少知識,而是陪伴著他玩,在玩的過程中開發他的智力。智力開發好了。知識隻是一種快速往腦子裏裝的東西。他的這個觀點武子非常的讚同,因為武子在讀高中的時候,一口氣補完了初中三年的知識。學習的速度與腦容量聯合起來,知識的灌注就象是往一個框子裏倒蘋果一樣的快。

通過仿真項目的開發工作,武子校長結識了一些朋友,學到了一些知識。收獲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豐富了人生。

在總廠的支持下。技工學校成立了專門計算機仿真室,投入了100台電腦的機房,已經開發了幾套裝置的仿真培訓係統。學校給了他們一層樓。在仿真係統開發及應用的興旺時期,總廠又投資為技工學校建了一個幾百平米的實習工廠,配備了行吊的廠房一座,四十個工位的鉗工房兩個。還有電焊培訓,車床、刨床等教學設備。技工學校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自治區勞動廳也大力宣傳和推廣石化技工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成果,並聘請武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業技術教育督學,成為省級職業教育專家。對自治區所屬各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的辦學水平及辦學資格進行評定和教學督導。還被自治區勞動廳推薦到國家勞動部被評為全國職工培訓機構優秀工作者。這也是對武子為職業技術教育所作出的貢獻的充分肯定。

第三部人生路上的奮鬥狂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逐步深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全國呈現出人人辦企業,個個下海經商的社會新潮,擺地攤的,賣茶葉蛋的滿地打滾。一時間改革開放的動力推動著社會經濟建設快速的發展。搞技術的、做研究的、甚至連教師,大夫都辭去工作投入到了社會的經濟大潮。對於教育和醫療行業影響非常大。而且企業也開始加大了獎金發放的比重,崗位工資,職務工資也拉大了差距。各單位都成立了三產公司,在原有的企業正規的生產以外,各單位可以組織少數人搞計劃外的經營。所得收益除按比例上交一部分外,其餘的留在本單位作為獎金使用。總廠還成立了正規的三產公司。按照國家的政策,學校都可以辦校辦工廠。政府還有專管校辦工廠的管理機構,各個學校都在興辦校辦工廠,學校都以校辦工廠的收益為榮。而象武子這種搞業務、搞科研為主體的校長開始受到質疑,實際上武子也在觀望這些行為的發展趨勢,心裏也有很多的疑問。但是整個社會都這樣,國家都是這樣號召的,武子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