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正中城門的時候,夕陽正好把最後一抹絢爛的光輝播灑在聖城之上。餘輝投射在斑駁的石牆上,整個城市彌漫著金黃色的光輝,明亮而美麗。一座座古老而又風格迥異的建築在遠處層層疊疊,迷宮般陳舊擁擠的巷道從茫茫曆史中延伸到腳下,每一塊灰白的路石都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照人,四周彌漫的氣味,神秘的悠遠中透著滄桑的厚重。這一切都讓初到貴境的楊波和張增神醉不已。
一個老者坐在城門口低矮的屋簷下,手裏撥彈著他們沒有見過的琴,用一種夢囈似的語調唱道:“
“耶路撒冷,願你平安
哦……
耶路撒冷的兒女聽我為你唱
唱首祝福的歌,祝福的歌
千年石牆看盡千年風霜
晚風中豎琴音韻蕩漾
祝福你認識神,福氣臨到你
祝福你高舉神,萬民因你得福
願耶和華你神從天賜福你
也必將這地賜給你 ……”
三個人牽著馬,靜靜的站在老者的身邊聆聽了一會兒,心中感慨萬千。也許這就是去掉種種沉重枷鎖的耶路撒冷在普通百姓中的本來麵目,聽著如泣如訴的歌聲三人如此作想。
他們從高大的城門進去,出現在眼簾的是用花崗岩建立起來的,雄渾的城堡和各式各樣的建築。他們麵前仿佛是一副巨大的畫像,高大的建築聳立在天空,不時有一群不知名的鳥群環繞著教堂的尖頂飛行。街道上人來人往,凡事必稱主的基督徒,包著黑頭布的撒拉遜人,披著白袍子的埃及人,拉丁人,土耳其人……不同地民族,不同的膚色, 不同地語言,卻同時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繁榮和自由。相對於楊波和張增的無知,沙龍倒是對耶路撒冷相當的熟悉。這裏更像東西文化的交融地。
三人找了個小攤前停了下來,到了這裏大夥都有些餓了,楊波一路上更是辛苦,為了抵抗詛咒,他甚至連自己的舌尖都快咬爛了。現在總算是有個好好大吃一頓的地方。
小攤的食物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些肉湯,麵餅,葡萄酒,可惜那葡萄酒味道不像酒,喝起來倒是和醋差不多。張增和沙龍的食量不大,一會兒就吃飽了。剩下的時間他們就看著楊波表演。沙龍看著楊波毫無壓力的吃完半盆子麵餅,臉色開始發白。這種幹硬的麵餅每一個都有後世臉盆大小,普通人能吃個四分之一就很飽了。似乎楊波還不滿意,招招手又讓老板上了一盆。沙龍突然覺得,自己的前主人似乎死得並不冤枉?
小攤附近的人都被驚動了,他們停下了自己的事兒,圍在桌子邊上圍觀楊波,老板哭喪著臉,偷偷往張增手裏塞了一個第納爾:“隔壁是烤肉的,那裏能吃的更飽。”
張增笑了笑沒有做聲,也沒有去接老板的錢。就在老板彷徨無策,準備讓夥計去治安官大人那裏報案的時候。詛咒發作的時間過了,楊波終於結束了進食,周圍響起一片抽氣聲,這個人的食量簡直太凶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