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一零章,出什麼事了?(1 / 2)

黎煒坐在凱撒偌大的包房裏久等餘茂才不到,拿出手機,撥通餘茂才的電話:“餘副市長到哪了,我在凱撒的水晶廳裏,到了直接進來。”

“對不起,今天來不了了,晚上有個會,咱們改期吧。”

聞聽餘茂才不來了,黎煒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來,什麼會呀,如果有會早該告訴我呀?老滑頭,又不知在搞什麼名堂。他去前台退了包房,匆匆走出凱撒。

春節後黎煒緊鑼密鼓地實施著自己的計劃,通過嶽煕的斡旋,從餘茂才手上拿到商貿大廈的拆遷批文,又通過黨耀祖的幫助,取得了浦東最大一片拆遷項目。他用手上的這些項目四處貸款、融資、短時間內賬上的資金已達數億。

他將這些錢分立了數個賬戶,牢牢把持在自己手裏,輕易不給那些分包商們一分錢。他對那些好不容易攬到工程的分包商們說:你們隻管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錢少不了你們的,我們這樣有實力的跨國公司絕不會差你們一分錢。他想好了一個一攬子解決問題的方案,要神不知鬼不覺地盡快將錢分批次轉移到境外去。他已經通過方博涵在北美的秘魯、北歐的丹麥、歐洲的瑞士和東南亞的斐濟開立了幾個私人賬戶,選擇這些地區的銀行開戶是因為他知道隻有這些地區還在嚴格執行銀行世界性隱私保護公約,錢存入到這裏,就像進了自家的保險箱,會萬無一失。

當下他大造輿論,申請浦江公司上市隻是在放出煙幕,想讓人們知道泰和浦江開發公司是有實力的,是經營的非常好的,是濱海最具投資價值的一個跨國公司。他想,如果浦江公司真能上市當然更好,股市會讓金元飛快地裝滿他的荷包。

可近段時間他感到風向似乎在變,自從成克傑、胡長清一批省部級高官被處決後,反腐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春節過後沒幾個月,河北省副省長叢福奎、安徽副省長王懷忠、建行行長王雪冰、光大銀行行長朱小華、河北國稅局局長李真等一大批官員又落馬了,各地企業法人涉入貪腐案被繩之以法的也不少。看著這些人一夜間郎當入獄,成為階下囚,他想,世事難料,自己這是在險灘裏行船、刀尖上走路,萬一哪天走了麥城,一天的福沒享到不說,還要進班房,甚至殺頭,那豈不是太冤了。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走出了這一步,就一定要拚死一搏。

正當他想著該用怎樣的辦法才能讓自己走出險境,順利完成計劃時,新華社的一則報道啟發了他。報道說,中國目前有大約4000名貪腐犯罪分子攜款50億逃往世界各地……

聰明、真聰明,撈著錢就跑,跑出國境天高皇帝遠誰能把你怎樣?國外有國外的法律,要將這些人引渡回國,接受法律製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哪裏黃土不埋人?有了錢,隨便在哪不都是生活,金錢不認國界。

他開始在腦子裏勾勒未來的藍圖,在日內瓦或西太平洋的某個島國買棟房子,從此不用工作,改頭換麵隱居起來,哪怕住在阿爾卑斯山的山頂上也無所謂,我可以買架直升機,飛機就停在房前的停機坪上。有錢了就能讓我像基督山伯爵一樣,做一個男人想做的任何事情。如果覺得生活空虛,我可以開一個收容院,幫助那些窮困潦倒的乞丐。可以辦一所小學,繼續從事我的教師職業。還可以周遊世界,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盡情地享受人生……

古羅馬詩人,批評家賀拉斯不是說過:“一切事物,無論是神界的或是俗世的美德,名望和榮譽都是財富的奴隸。”我隻有獲得了財富,才能真正擺脫奴隸的命運。

今晚黎煒約餘茂才吃飯本無大事,大事都做的差不多了,現在他隻想穩住餘茂才,給他吃顆定心丸,別讓他起疑心。最多再有一個月,等境外的事情都落實好了,他就可以遠走高飛。可餘茂才突然的失約讓他不安起來,是不是自己最近的動作過大,讓他感覺到什麼了?可不能在這關鍵時刻出什麼亂子。我跟他們不同,錢現在就在我的口袋裏裝著,走到世界任何地方我都是個大帝,貴族,富翁。他們算什麼?充其量就是我的一顆棋子,一幫貪婪的,吸附在金錢上的吸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