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三六章,興奮起來(2 / 2)

聽馬樹和問,韋力的點燃一支煙,深吸一口說:“一般不想提過去的事情,說起來就難受,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忍痛對你說說。我曾經也有一個幸福的家,父母雖然都是工人,家裏的經濟不算寬裕,可我依舊感覺非常幸福。

讀高三那年父母工作的那家機械廠不知怎麼就倒閉了,他們失去了工作,家裏一下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變的捉襟見肘起來。我想不通,好端端的工廠怎麼說垮就垮了?沒了工作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呀?

那段時間父親整日苦著臉,悶在家裏,不說話也不出門。家裏從前的快樂全沒有了,每天放學回家就被這種沉悶的氣氛包圍著。

高考一天天臨近,學校每月收取的各種費用更多,可政府發給的下崗工人生活費每月隻有區區兩百元,連最基本的生活開支都不夠,哪有錢給我交給學校?情急之下有著一手好鉗工手藝的父親就在家門口的馬路邊擺起了自行車修理攤,一把破遮陽傘下的自行車修理攤成了我家唯一的經濟來源。

父親無論刮風下雨都一天不落地守著攤子,為養活這個家,一元錢,一元錢地辛勞著。修理攤的生意剛有點起色麻煩就來了,先是cg三天兩頭來驅趕,說是影響了市容形象,不讓在馬路邊擺攤。後來不知從哪來了幾個街頭混混,說要交保護費才能出攤,不交錢就砸攤子。晚上收攤回來,從不發牢騷的父親氣得晚飯也沒吃,瘋了一般衝我和母親嚷:‘還讓人活嗎?世界啥時候變成這樣了呢?工作沒了,自謀生路也這麼難。’

母親勸著父親:‘咱不偷不搶,靠勞動吃飯不犯法。明兒我陪你出攤去,誰找麻煩我頂著。dxp不都說他是人民的兒子嗎?我們也是人民的一員啊,那些城管難道比d還大?哪有兒子不給老子飯吃的道理。我倒要看看還有每月王法。’

一個月後的一天晚上,父親收攤回來還推回了一輛自行車,進門就高興地說起來:‘今天碰到好運了,說好給這車換個油,調個車盤,保養一下,那女人一甩手就給了一百元。跟她說要不了這麼多錢,可她非要給。’父親把百元大鈔遞給母親,笑的嘴都合不攏。

‘瞧瞧,這車多漂亮,我可開眼了,第一次見這麼高級的自行車呢。要是每天遇到這樣的主就發財了。’

父親哪裏知道災難就從這輛車開始降臨到我們家頭上。他推回的是一輛他從未見過的七速山地車,經父親好一番研究才弄清了車的構造,花了一個上午才將車拾掇好,可直等到晚上收攤那女人也沒來取車。

“老頭子,咱們人窮誌不短,可不能賺人昧心錢。這車最多收人家二三十就足夠了,明天把多的錢退給人去。苦不了幾年了,等力兒大學畢業,有了一份工作,咱們就可以享清福了。”母親對父親說。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推上那輛山地車出攤了,車在街邊停了一天卻不見那女人來取車。轉眼一個半月過去了,那女人始終沒露麵,人間蒸發了一樣。父親每天推著車出門,晚上又照舊推回來。

‘她去哪了呀?怎麼不來取車了?出什麼事了嗎?好人可不能有災啊!’父親常跟母親念叨,車成了父親的一塊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