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撫順市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
區域發展
作者:聶鑫
【摘 要】發展撫順低碳經濟不但有助於突破當前的資源環境瓶頸,而且對於引領未來產業調整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撫順市;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即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發展清潔能源,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製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是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因此,積極開展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技術研究,探索適合國情市情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撫順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撫順市在“十一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連續5年保持高於全國水平的增長速度。但增長的背後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經濟結構不協調、能源結構較單一、資源和能源消耗大、環境汙染較嚴重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影響撫順市經濟社會的全麵可持續發展。
1、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撫順市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生產要素的投入,即通過大規模的投資發展煤炭、鋼鐵、焦炭、石油化工、大型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而這些產業都是高耗能、高汙染和高資源消耗的產業。
2、長期失衡的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由各部門及部門內部組成的比例,其中第三產業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市第三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是,由於曆史和傳統計劃經濟體製的影響,產業結構不合理現象極為突出。全市工業占GDP的比重始終居高不下,而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明顯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居後。同時,第三產業各行業發展不平衡,第三產業中的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育遲緩。
3、日益增加的能源壓力
①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消費嚴重依賴煤炭。撫順的能源結構很不合理,石油、天然氣等相對清潔的能源所占比重較低,而水電、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則為零。
②能源供需矛盾日漸加深,缺口擴大。撫順工業企業所需煤炭、焦炭,石油化工所需原油幾乎全部來自外省,這既增加了運輸成本,也給工農業生產帶來了不確定性。
③單位GDP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較低。隨著撫順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進行產業調整,節能減排,單位GDP能耗逐漸下降,但同其他省市相比,GDP能耗仍較高,在節能減排、集約型發展方麵還有較大差距。
4、嚴重的環境汙染
撫順是重工業城市,隨著撫順工業化進程加快、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並為治理汙染付出了較大的代價。
二、撫順市發展低碳經濟存在的問題及麵臨的挑戰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撫順市抓住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機遇,通過對以資源為主的產業進行結構調整,使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能源裝備製造業、碳纖維產業、工程機械配件產業、輸變電配件產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形成了支撐撫順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的多元支柱產業框架。但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道路上,仍麵臨許多現實的挑戰。
1、低碳經濟是經濟目標,更是社會工程,撫順向低碳經濟轉型仍麵臨較多製度約束。實現低碳經濟轉型必須綜合權衡各方麵因素,怎樣既確保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又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發展,是撫順市必須麵對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