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化庶為嫡(2 / 2)

身為人子的葉芳瓊夾在中間裏更覺心煩,不免對劉佳芸的幫忙疑心更甚,卻更心疼起了表妹。淩霜自小生長江南市井,對這些官麵上的安排純是兩眼抹黑,若是這麼被拖著豈不是白存了希望。

葉芳瓊臉上露出的不安神色,對麵的劉佳芸更覺可樂,低下頭悄然翹起嘴角。

“點心得了!芸姐姐要不先嚐點茶?”,轉回身的葉淩霜倚坐在了芳瓊的身邊,微笑著執起一把方壺。

一盞溫熱青碧捏在手中,劉佳芸輕啜了口茶湯,又再看向了眼前似乎沒有半點火燥氣的葉淩霜。

不得不說相識的幾個女孩之中,看著尖利的林芳瓊才正兒八百地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而撇去不知深淺的江玉嫻,其他象是孫巧慧等人都是用盡心思而把自己憋得熟了些的。

葉淩霜有著類似的早熟,但還好萬幸沒象江玉嫻一樣。按著近日的觀察來看,比之芳瓊更顯沉穩些的心性多半還是緣自於家變之後的孤獨無依。

不得不獨立的女孩多少讓人心生憐惜地有些下不了手算計,但想想已鎖進暗匣中的那紙上的朱色墨跡,劉佳芸還是打消了湧上心頭的一絲憫意。

放下手中盞,劉佳芸身子向前靠了靠,玉肘撐在桌上故作神秘地細聲道:“跟你們說件大事兒……昨晚上我那個太子表哥在清寧宮陛下禦前狠鬧了一通脾氣,把那個孫巧慧給氣得又病了!”

太子蕭融?

坐在羅漢榻另一側的葉芳瓊全無興趣地往後方的軟枕靠了過去,而淩霜正淩空舉著的杯盞卻輕輕地斜了下。

一滴水點了幾桌上,又飛快地被葉淩霜拿自用的香帕快速抹了,接著帶著淡淡的驚悸抬頭看向了通風報信的劉佳芸。

“淩霜倒是聰明得想到與己有關了。”,劉佳芸笑著伸指輕摁了淩霜冰涼的額頭,道:“說實在的還是確實為了你那個便宜的親妹妹!”

“與江玉嫻有關……”,葉淩霜齒間輕輕地漏出了虛顫的聲音。

慈寧宮中陪著太後娘娘的少女實則為何而留,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但東宮不管進多少女人,正妻的位置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樣隻能一個。

要趕在春祭時能誥示先祖,勢必迎立太子妃的恩旨要在開年後就立頒下,倒推著人選就得定在年前。

趕走了劉佳芸,一時間出身相府的孫巧慧就成了最熱的人選。在宮中的江玉嫻雖說和太子又再有了幾次朦朦朧朧的接觸,可觀其順服的言行,任誰看著也是要做定了伴月的小星。

“太後是專領著孫巧慧往清寧宮麵見天子的,估摸著本來是想著今個兒十五是個傳旨的好日子,就想直接把賜婚事當著天家倆父子的麵定下來……孫相本就是先帝留給陛下的肱骨大臣,陛下見著孫家孫女賢淑也連連稱善,可不想太子殿下卻直言無意孫氏……”

雖說與己無關,但既涉及熟人,一直豎耳偷聽的葉芳瓊也不禁將身子越挪越近,不知不覺地就將坐在前方的淩霜抵到了桌邊。

淩霜直覺著臉上沒來由地發燙,劉佳芸的聲音就象是魔音穿耳一樣徑直攪進了她的腦子,牽起了一團混亂而又絕望的猜測。

“太子蕭融在兩位聖人麵前,直說最多讓孫巧慧居了娣位。太子正妃的封誥,他要留給江氏!”

“江玉嫻?她也配?”,芳瓊飛快地撇起了嘴。

“配不配,不由你說!架不住人家得了太子的青眼。我那個色迷心竅的表哥自會替她想了法子。”

淩霜閉了閉眼,象是要掩住心底湧上的雙重哀傷。隔了一會兒,才再又紅著眸子問向佳芸,“江玉嫻現在明麵上是江家庶女,太子要立她為妃首先要做的是不是要化庶為嫡?”

“我姑姑的死還沒定論!江玉嫻的生母就是那個李氏……”

“總不成在這當口,太子殿下要懷恩侯府續了李氏為繼妻?”

劉佳芸望著對麵情緒激昂的姐妹倆,平靜地道:“太子殿下道往昔葉李兩氏恩怨不論,現懷恩侯嫡妻已逝無出。江氏玉嫻既為懷恩侯長女,隻管記在葉氏名下認母改了出身就好!”

“他居然這樣說?!”

一隻白瓷盞摔在地下粉身碎骨,霍然起身的淩霜指尖淌出一道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