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常見疾病(8)(2 / 2)

用法:每天服2次,連服7天。

功效:清熱潤燥,潤腸通便。適用於腸胃積熱型便秘。

麻油菠菜

組成:菠菜250克,麻油15毫升。

製法:菠菜洗淨,放進沸水中燙3分鍾,取出,加麻油拌勻食用。

用法:每天2次,連服1周。

功效:清熱潤腸通便。適用於腸胃積熱型便秘。

2.氣機鬱滯

(1)證候:大便或幹結或黏滯,常自覺腰腹脹滿,脅肋作痛,形體臃腫,常伴有愛歎氣,生悶氣,情緒焦慮,食欲不振等。

(2)選方

茉莉花茶

組成: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青茶10克。

製法:上藥共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衝泡,蓋燜10分鍾後飲用。

用法:每天1劑。

功效:理氣開鬱,辟穢和中。適用於氣機鬱滯型便秘。

禁忌:肺脾氣虛或腎虛喘息者忌用。

糯米粥

組成:糯米100克,檳榔炮製搗末15克,火麻仁15克,鬱李仁去皮15克。

製法:先以水研火麻仁濾取汁,入糯米煮粥,將熟,入檳榔、鬱李仁攪勻。

用法:空腹食用,每天2次。

功效:破積理氣,潤腸通便。適用於氣機鬱滯型便秘。

紫蘇麻仁粥

組成:紫蘇子15克,麻子仁15克,粳米100克。

製法:先將蘇子,麻子仁搗爛如泥,然後加水慢研,濾汁去渣;用藥汁煮粳米為稀粥。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行氣寬中,潤腸通便。適用於氣機鬱滯型便秘。

3.氣血虧虛

(1)證候:排便周期長,多日無便意;或雖有便意但臨廁努掙乏力,排便艱澀不暢,便質並不幹結;或大便幹燥如球,時斷時續,常有排不淨之苦。嚴重者便後汗出氣短心慌,頭暈眼花,更有人長期便秘導致脫肛,髒器脫垂。

(2)選方

當歸黃芪大棗水

組成:當歸20克,黃芪10克,大棗4枚。

製法:大棗去核,然後將三物用開水浸泡。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補血活血,健脾益氣。適用於氣血虧虛型便秘。

龍眼桑椹當歸蜜膏

組成:龍眼肉、桑椹各50克,當歸30克,蜂蜜50克。

製法:龍眼肉,桑椹,當歸中加水600毫升,慢火煮成200毫升,加蜂蜜熬成膏,裝瓶備用。

用法:早晚各服10毫升。

功效:健脾益腎,養血活血。適用於氣血虧虛型便秘。

五仁粥

組成:芝麻、鬆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0克,粳米100克。

製法:將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

用法:食用時,加白糖適量。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滋養肝腎,潤燥滑腸。適用於氣血虧虛型便秘。

4.脾腎陽虛

(1)證候:大便並不硬結但久便不出。患者麵色蒼白或萎黃,或腹部發涼隱痛,或腰脊冷痛,腸鳴漉漉但矢氣未作,且小便清長,畏寒肢冷等。

(2)選方

核桃仁粥

組成:核桃仁30克,秈米50克。

製法:核桃仁研成膏狀,注入50毫升熱水拌勻濾汁;秈米煮粥,米熟爛後將核桃汁加入再煮,待無核桃生油氣後即可。

用法:溫服。

功效:補腎助陽,潤腸通便。適用於脾腎陽虛型便秘。

芝麻栗子玉米糕

組成:黑芝麻15克,火麻仁6克,栗子粉20克,玉米粉30克。

製法:黑芝麻、火麻仁、栗子粉、玉米粉等共研為細末,加水做成糕,上籠蒸20分鍾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腎,潤腸通便。適用於脾腎兩虛型便秘。

羊肉羹

組成:羊瘦肉80克,調料適量。

製法:煮熟的羊瘦肉用刀背砍成泥狀,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湯,放少許鮮薑汁、蒜泥、黃酒、味精、鹽、澱粉、拌勻後置籠上蒸45分鍾。

用法:溫服。

功效:補腎益氣,溫中暖下。適用於脾腎陽虛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