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高血壓病人如何改變生活方式(1 / 1)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均衡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胸開朗等。實際上,(1)減輕體重從嬰兒期開始,過多的體內脂肪堆積是促發高血壓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超重10%以上的高血壓病患者,如果體重減少5kg,就能有效降低血壓,同時,消除和減輕其他危險因素(如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室肥厚)對健康也有益處。若在控製飲食的同時增加體力活動,可以增效;限製飲酒或減少鈉鹽攝入也能增強降血壓的效果。減肥的速度因人而異,首次最好達到減重5kg,以後再根據全身反應和體重情況,決定進一步減肥的速度和目標。

(2)采用合理膳食減少鈉鹽的攝入。已經證實,鈉鹽的攝入與血壓升高有關。低鹽膳食有助於降低血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鈉鹽攝入量不超過6g。我國膳食中80%的鈉來自烹調或含鹽高的醃熏製品。因此,限鹽主要是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鹽高的調料,少食各種鹹菜及鹽醃食品。①減少膳食脂肪的攝入,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研究還發現,素食者的血壓低於葷食者,因而高血壓病患者多進素食可降低血壓。這種效果取決於水果、蔬菜、纖維素和低飽和脂肪攝入的聯合效應。高血壓病患者應多吃水果、蔬菜、魚類,減少脂肪攝入。在動物性食物中,應減少脂肪含量高的豬肉,增加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的魚類及禽類。②注意補充鉀和鈣。我國膳食一般低鉀、低鈣,不利於血壓的控製。提倡增加鉀多鈣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鮮奶、豆製品等。③限製飲酒。飲酒與血壓水平及高血壓病患病率之間有關聯。建議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應少於20~30g,女性則少於10~15g。患有高血壓病者應堅決戒酒,因為酗酒會明顯增加腦卒中發生的機會。

(3)多走路,加大活動量。增加體力活動運動前,應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便決定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時間。中老年人宜參加有氧、伸展、增加肌力練習的活動,具體項目可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迪斯科、遊泳等,運動強度可征求經治醫生的意見,須因人而定。

(4)減少精神負擔與刺激。保持心理平衡。長期處於緊張、應激狀態,自己又缺乏應變能力者,或心理、性格異常,且經常處於情緒不良狀態者(如抑鬱、焦慮、不滿、沮喪、憎恨、憤怒等),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接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以消愁。長期如此,不僅容易發生高血壓病,而且血壓往往較難控製在正常範圍內。因此要格外注意勞逸結合,也可請求心理醫生幫助,逐步具備一定的自控能力。

(5)戒煙這點十分重要,因為煙中的尼古丁和焦油不僅可使血壓出現一過性升高,甚至還有增加腦卒中發生的風險。吸煙還會降低服藥的順應性,使患者不得不增加降壓藥物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