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用建築節能(2 / 2)

天然氣作為一種潔淨、廉價的能源,目前在城市生活燃料源中頗受關注,天然氣的利用按市場經濟運作前景廣闊。房間的采光充分利用天然光,辦公、商業、旅館、醫院建築照明功率密度值不應大於規定值。民用建築的照度要求隨類別和功能按我國頒布的民用建築照度標準進行設計,在照度標準中按照視力條件將各類民用建築歸納為居住建築、科教辦公建築、醫療建築、體育建築、商業建築、機電用房等11大類,每類中按房間的功能不同執行相應的照度標準。利用係數法,根據建築的功能要求,房間的照度標準,選擇合理的照明方式,並根據房間對配光、光色、顯色性及環境條件來選擇光源和燈型。光照要求高的場所,需選用便於啟動的白熾燈,高大的房間宜選用壽命長、效率高的光源,辦公室宜選用光效高、顯色性好、表麵亮度低的熒光燈作光源。

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建築節能減少能耗非常有效的措施,是從供暖、供給的熱源、輸送渠道及實現方式來節約能源。

對民用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在保溫材料的厚度、導熱係數複測結果、外窗傳熱係數、氣密性複測結果以及屋麵保溫隔熱材料的導熱係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氣性能等方麵,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的要求。

我國每年新增建築麵積18億至20億平方米,民用建築節能潛力很大。國家推廣使用民用建築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限製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民用建築節能條例》明確要求:編製城市詳細規劃、鎮詳細規劃,應當按照民用建築節能的要求,確定建築的布局、形狀和朝向。對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強製性標準的,不得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於新建集中供熱的采暖係統,應進行熱水連續采暖設計,室內采暖係統的共用部分應當使用雙管係統,應能實施分室溫度調節和分化瓦解計量控製。采暖供熱係統規模較大時,宜采用間接連接的一、二次水係統,供暖保溫材料層厚度按“經濟厚度”方法計算。條例指出,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築應當安裝供熱係統調控裝置,用熱計量裝置和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居住建築安裝的用熱計量裝置應當滿足分戶計量的要求。對具備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的建築,建設單位應當選擇合適的可再生能源,用於采暖、製冷、照明和熱水供應等。

對即有建築節能的改造原則,優先采用遮陽、改善通風等低成本改造措施,建築圍護結構改造和供熱係統改造同步,供熱係統采用熱水為熱媒集中供熱采暖,分戶計量。改造費用負擔方式采取國家機關辦公建築的節能改造費用由縣級以上政府財政負擔,居住和公益用公共建築節約改造由政府和權益人共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