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等院校信管專業《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2 / 2)

現有的實驗教材所提供的實驗項目,多數屬於以上情況。

2、教學安排方麵的問題

(1)教師大多秉承傳統的以課堂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教學方法

在本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還是以教材、教案、課件為工具,以課堂講課為主要授課方式,以實驗課為輔助,完成教學過程。這種傳統的授課方法對於本課這樣一門對培養實踐能力要求很強的課程來說,是有缺欠的。

(2)語言課與數據庫課脫節

從係統開發角度來說,數據庫開發人員需要把某種開發語言(如VB、C#)與某一數據庫(如SQL Server)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編程。現在多數學校分別安排了程序語言課和數據庫課,但是缺乏銜接的課程。有的學校設置了兩者結合的課程設計,但是往往由於缺乏係統的講授,隻是單純要求學生去按題目做設計,效果也不好。

(3)原理內容偏多,設計、應用與管理內容不足

本課程教學內容大體分為數據庫原理、數據庫設計、數據庫管理與應用三大部分。現行的教學安排在教學時間分配上,原理大約占二分之一,後兩項占二分之一。對於信管專業的能力要求來說,其實後麵兩項更重要。

(4)書麵考試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情況

本課程因其重要性,一般學校設為考試課,以書麵考試成績作為主要成績,以平時成績作為次要成績。這樣就出現了部分教師和學生重視書麵考試成績的提高,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有的考試成績優秀的同學在數據庫設計中成績並不理想,而有的考試成績一般甚至較差的同學,能夠設計出很出色的成果。

三、通過教學改革解決問題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通過教學實踐探索,提出如下的教學改革建議:

1.通過教材改革實現教學內容的改革。有針對性地編寫信管專業適用的教材,適當刪減原理部分過時的、不實用的、理論性過強的內容,增加設計、應用部分的不足的實用的內容。編寫好的實驗教材,加大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的分量。

2.教學中適當取舍教材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根據信管專業的教學要求,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對原理部分以講到基本明白為準,對設計、應用部分要講深、講透。可以選擇對當前流行的幾種數據庫產品進行介紹,以一種為主,其他為輔。對為主的要求熟練掌握,為輔的作為擴展知識麵,達到理解(下轉第141頁)

(上接第150頁)或了解就可以了。

3.改革考核方式。在考核上,要對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程度的考核並重。提高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

4.注重實踐環節,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安排上,本課程教師可與程序設計語言(VB、C#等)教師協調,布置兩門相銜接的設計課題,以大作業的形式或者是以課程設計的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或個人獨立完成。

題目可以教師擬定或者由學生自己擬定,如圖書管理係統、學生管理係統、庫存管理係統、人事管理係統等。讓學生從需求分析出發,繪製數據流圖,編寫數據字典,然後進行概念結構設計,畫出ER圖,再完成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數據庫實施、係統功能模塊設計和整個係統的編碼、調試。

要求學生在設計中有意識地使用了本課程的各種方法、工具如基本SQL 和擴展SQL、存儲過程、遊標、觸發器等。

作者簡介:

劉印平,男,1955年生,唐山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