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情緒,有正麵情緒,也有負麵情緒,兩者都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專家指出,在人體健康的諸因素中,情緒和心理因素約占60%。愉快、樂觀等良好的正麵情緒,可以祛病健身和延緩衰老;憂鬱、焦慮、緊張等不良的負麵情緒,能引發多種疾病和加速身心的衰老。人的情緒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促健康,也可以毀健康。愉快是健康的園丁;苦惱是健康的殺手。
當今社會由於競爭激烈,信息量大,生活節奏快,壓力過重,情緒和心理疾病更為突出。據有關資料介紹,如今頭痛病增多,而且有九成原因是情緒和心理壓力所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與長期情緒憂鬱和緊張有關。美國一些醫院對來診病人研究表明,因壓抑等負麵情緒而致病者占85%以上,可見情緒對健康的重要意義,正如古人所說“萬病源於心”。專家指出:人不僅需要生理排毒,更需要心理“排毒”,因為不良的、惡劣的情緒是人體最危險的、常被忽視的心理致病“毒素”。有人警告說:人不是老死的,而是氣死的;癌症不是病死的,而八成是嚇死的,這話不無道理。所以,認識情緒、掌握情緒、調節好情緒波動,提升正麵作用,減少負麵效應,進行自我心理治療,乃是現代生活祛病健身、益壽延年的首選之路和重要的基石。
孫孝凡同誌對這方麵有所研究和感悟,撰寫了《情緒波動與健康》一書,看後,覺得很好。此書對情緒的心理實質、現代生活情緒波動的特點、調節情緒對健康的意義、影響情緒的諸多因素以及情緒自我調節的途徑和方法,都做了比較深入的剖析和介紹,內容豐富,文字通俗,資料詳實,說理精辟,很有指導性和啟迪性,是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的良友。適合各階層人士閱讀和借鑒。希望你喜歡!
孝凡同誌是一位多產作者,退休後,仍筆耕不止,他除了著有長篇小說、言論、散文集外,還對養生保健、祛病益壽方麵頗有研究和建樹,並結合自己養生治病的實際體會,編著了多本著作,如《壽山探秘》、《養生雜談》、《菜籃子與健康》等,文字上百萬,著述頗豐。祝他多出新作,特別是讀者喜歡和受益之作。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鐵道兵
後勤部副政委、代理部長劉秉順
2005年1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