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大唐雙龍傳 第十六章 識海演出新變化 通明竹簡化經書(1 / 2)

陳雲精神意念進入識海,化成一個與陳雲一般樣貌的精神體,看著無量光明的識海沒有變化。

隻是在識海中心的竹簡已經張開,竹簡上麵無數星辰符號,劍鼎文章,山河大印流轉不停,以前竹簡吸收的七寶也在內中發生不停的變化。

陳雲直直的盯住竹簡,可能他是竹簡的主人,內中無窮變化都一一展現在他眼前,好似天地轉動、天道規則一般,但陳雲似有所悟。

不知過了多久,陳雲悠悠轉醒,他現在明白,因為發泄了心中的欲-望,完成了多年的心願,內心深處的執念勃發消失,造成了這種變化。

這種變化承運說不出來是好是壞,但陳雲肯定不會對他造成不利,所以也就放任竹簡開始演變。

而剛才陳雲浸入其中,就是被竹簡的演變都吸引,參與了竹簡的演化,而這種演化中都有如同天地道理最直接的顯現。

竹簡本身便是儒家的念頭與冥冥之中的浩然正氣產生的結合體,將來陳雲實力高深後也能將這竹簡化為實體版的法寶,就如同修真者之類的本命法寶一般,其中自然有著冥冥之中附帶的規則道理。

陳雲在竹簡演化的時候參與觀看,就等同在識海中烙下了這些規則道理,雖然現在不會全部理解,但卻會幫助陳雲更好的體悟規則。

規則,這是多麼偉大而神秘的東西,本不是現在陳雲能夠接觸到的,要是按照正常途徑,陳雲要到半仙之後才能勉強算是摸到規則的邊,至於體悟規則那不是凡級的事情了。

能跟規則沾上邊的東西,都不是凡人能夠預測的,就如同現在,陳雲烙下的這些規則不會讓他全部理解,但會在陳雲修煉的時候不覺的露出一點好處,讓陳雲受益無窮的好處。

而且經過烙印,這些規則等同附在識海空間內,把識海空間加固的更加牢靠,旁人都不能探測,很好的可絕了一些探測詛咒、神秘魔法的侵害。

識海現在隨著竹簡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東西。

無量量的光明不見了,有的隻是浩浩然如同正的代表的白,天地間充塞這、著無窮的正氣,慢慢的正氣被無形的力量壓成一道巨大的光柱,上接天下接地,光柱表麵每時每刻都有無窮的古樸符號閃現,明滅的神秘力量的體現,加上光柱不經意露出的正氣。

整個識海的天地就如同一句話中上所說般“沛乎塞蒼冥”

淡淡的白色在天地間飄蕩,將是海天地化成仙境一般,天在這變化中好似更加的真實了,地上也產生了無量量的山地脈絡,天翻地覆不過片刻之間而已。

天地間那道通天光柱直至天地變化完成後依然符文流轉,讓人驚駭的蘊藏至理的古樸符號每時每刻都變換不已,沒有一個符號是重複的。

竹簡也跟著在演化,七寶都已經變化成一圈,圈外混沌一片,但不時閃現的符號變化和其他規則的演變就隻有摸不著頭腦。

慢慢的竹簡的演化慢了下來,簡身也發生了變化。

本來墨綠色的竹簡現在變成純白色,根根竹簡都若彤白玉一般晶瑩透亮散發著無窮奧秘的氣息,不斷地吸引著人。

竹簡內部,原本圍繞神像的六寶跟著發生了變化,以竹簡中心七寶化成一個圓圈,七種不一的寶物化成一點,仔細看去,那一點都隻寶物的原身縮小了不止多少倍,組成的這個圈也蘊含著莫名的氣息,好似有驚天的力量在其中流轉不定。

圈外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有三個,似雲非雲,似土非土,似水非水的古樸符號,陳雲參與其中演變觀看,了解這是代表這天地人三才的規則符號。

這種符號有大神通者能將本身的道書寫出來,化為一種蘊含道的規則的文字。有的稱之為神文,有地稱之為道文,陳雲不知道這些,他將其命名為雲文。

因為這代表者道的文字似雲非雲,有時刻變動,所以陳雲將其喚成雲文。

而天地人三個雲文後麵第二階段又有代表四象五行的雲文和一些代表浩然正氣的符號,這些文字都在不停的換著位置,上一課看見水的雲文下一刻就是火的雲文,浩然符號則是在其中不是閃現,偶爾出現都可觀之內裏有無量量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