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內科諸症(1)(1 / 3)

感冒

板藍根羌活煎劑治風熱感冒

[用料]板藍根30克,羌活10克。

[製用法]將上2味水煎2次,取汁混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功效與主治]辛涼解表,宣肺清熱。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重,惡寒輕,咽紅腫痛,咳嗽痰黃,口幹欲飲,身楚不汗等。

柴胡葛根湯治風熱感冒

[用料]柴胡30克,葛根30克,土大黃30克,生石膏50克。

[製用法]將上4味水煎2次,取汁混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功效與主治]辛涼解表,宣肺清熱。用於治療風熱感冒。

蘿卜甘蔗雙花飲治感冒發熱

[用料]蘿卜、甘蔗各500克,雙花(金銀花)10克,竹葉5克,白糖50克。

[製用法]將蘿卜、甘蔗洗淨切塊,與雙花、竹葉一同入鍋,水煎取汁,加入白糖,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與主治]消積化熱,潤燥止痛。用於治療風熱感冒之發熱、咽喉腫痛者。

香薷厚樸白扁豆代茶治暑濕感冒

[用料]香薷10克,厚樸、白扁豆各5克。

[製用法]將前2味共製粗末,白扁豆用文火炒熟,搗碎研末。將上3味一同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2劑。

[功效與主治]祛濕解表,和中化濕。用於治療暑濕感冒。

三根湯治流行性感冒

[用料]板藍根30克,葛根15克,鮮蘆根30克。

[製用法]將上3味水煎2次,取汁混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症見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

桑菊枇杷飲治流感

[用料]桑葉、野菊花、枇杷葉各10克。

[製用法]將上3味曬幹,共製粗末,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與主治]清熱散風,解表化痰。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

菊花茶預防感冒

[用料]野菊花10~15克。

[製用法]將野菊花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2劑。

[功效與主治]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益氣疏風飲治病毒性感冒

[用料]人參、葛根、紫蘇葉、半夏、茯苓、前胡各20克,陳皮、甘草、桔梗、枳殼、木香各15克,生薑5片,大棗1枚。

[製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

[功效與主治]益氣解毒,祛痰止咳。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

蘇豆薑蔥飲治風寒感冒

[用料]紫蘇葉、豆豉、生薑片各10克,蔥白5段。

[製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3次分服。服後多飲水。如無汗者,爭取出汗為佳。

[加減]肢體酸痛較重者加白芷10克;鼻塞嚏多者加辛荑10克、麻黃6克。咳嗽白痰者加杏仁10克、桔梗10克。

[功效與主治]主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打噴嚏、流清涕,肢痛無汗,咳嗽痰白等。

注風熱外感忌用。

祛邪膏治感冒

[用料]防風、川芎、羌活、白芷、白術、黃芪、桂枝、白芍、甘草、柴胡、黃芩、半夏各等份。

[製用法]上研粗末,麻油熬,黃丹收。每取藥膏適量,做成藥餅,敷於心口上,外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功效與主治]實衛解表,調和營衛。

注凡衛陽不固,外感風邪所致外感諸症,用之皆效。本方亦可用麻油熬煎後、研細,用白酒調敷胸口。

神仙粥治風寒感冒

[用料]糯米60~80克,蔥白5~7莖、生薑3~5片,米醋10~15毫升。

[製用法]先將糯米煮成粥,再把蔥薑搗爛下粥內,沸後煮5分鍾,然後倒入米醋,攪勻後立即起鍋。趁熱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藥力。15分鍾後便覺胃中熱氣升騰,遍體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4次即愈。出汗後避風寒。

[功效與主治]散風寒,益胃氣。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惡寒怕冷無汗,脈緊,其效甚佳。

注凡風熱感冒,高熱煩燥,怕熱不怕冷的病人,不宜選用。在煮製方法上,米醋要後放,且不宜久煮。

草魚湯治外感風寒

[用料]草魚150克,生薑片25克,米酒100克。

[製用法]鍋中加水適量,煮沸後放入魚肉、薑及米酒,用小火燉約30分鍾,加鹽調味。趁熱食用,食後臥床蓋被取微汗。每日2次。

[功效與主治]疏風止痛,解表散寒。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症見畏寒發冷、頭痛體倦、鼻塞不通等。

蔥椒熱湯麵治風寒感冒

[用料]麵條2兩,白胡椒粉、蔥白各適量。

[製用法]鍋中加水適量,麵條煮熟後,加入蔥白及胡椒粉拌勻。趁熱吃下,蓋被而臥,汗出即愈。

[功效與主治]辛溫解表,消痰解毒。治風寒襲表引起的感冒。

白菜根紅糖湯治風寒感冒

[用料]白菜根1個,紅糖50克,生薑3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