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童年時的友情(1 / 3)

每次當莫離回憶起和林洛見的第一次相遇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感慨一聲——這就是所謂的孽緣啊!

在認識林洛見之前,莫離是帝都城北區那家大院裏的孩子王,呼風喚雨、威風無比。

一方麵是這孩子長得的確周正,滿院子的大人都喜歡寵著他;一方麵是這孩子腦袋瓜兒的確好使,一堆孩子們玩兒什麼遊戲都是由他來拿點子出主意;還有一個隱含的因素是:莫離家老爹是帝都某部委主抓文化教育工作的負責人之一——有時候,父母的身份地位確實決定著孩子們之間劃分的等級。

在認識林洛見之前,莫離一直都是春風得意、順利無比、洋洋自得地生活的。

那是在一個夏天。

滿大街的蟬鳴聒噪得幼兒園的孩子們心裏都鬧騰得慌,就在這一片亂哄哄的氣氛中,園裏那個最溫柔的小孫阿姨領了一個孩子走進了大班。這孩子一張小臉兒長的是幹幹淨淨、漂漂亮亮,一雙眸子黑亮亮地耀人眼睛,往那兒一站立馬讓一群小男生們閉了嘴地去瞅“洋娃娃”。

小孫阿姨拍了拍手,“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了一個新夥伴。來~我們鼓掌歡迎一下!”

那個小男孩兒就在這一片被號召響應而起的整齊鼓掌聲中彎下了身子,“我是林洛見。”

莫離抬起頭那一瞬間是帶了不屑的目光去看林洛見的——切~長得跟一臭女生似的,一點兒都不爺們兒!

不用懷疑,“爺們”這個詞是來自於莫媽媽的口耳相傳,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莫媽媽向來是女中豪傑,家中掌權的第一號人物!

但是……莫離小子,你忘記了一件事兒——你那張小臉兒,也就比林洛見稍微“爺們兒”了那麼一咪咪點兒。

小男孩兒們嘛,在一起總要分出來誰是老大,誰是跟班。這樣子老大出門在外,屁股後麵跟著一大溜手下才會覺得臉上倍兒有麵子。

於是,下了故事課,莫離昂著小下巴趾高氣揚地就走到了新來的小朋友麵前,“小林,以後我就是你老大了!”

瞧瞧,瞧瞧……這孩子一口的大人腔,全是跟他老爹學的!

林洛見還沒有從被自己大哥“拋棄”到幼兒園的嚴酷打擊中拯救出來自己脆弱的小心靈,抬眉一看就看到一個臭屁小男生在自己麵前耀武揚威——

提到林洛見,不能不被提起的就是他家大哥,林業sama——這位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不可超越的存在。有這種彪悍大哥的存在,林洛見自然不拿任何氣場弱於自家大哥的男性或女性放在眼裏。

撫額……小孩子的心理就是這麼直來直去——林洛見你也不想想看,有你這麼拿一小孩兒跟你大哥比較的嗎?如果這時候的莫離具備了比擬林業大哥的氣魄和壓迫感,那麼咱這本小說就不是現代耽美而是架空奇幻了。

於是,年僅5歲半的林洛見對比自己大了0.5歲的莫離哥哥采取了忽視外加無視的對策。

被人弄了一個如此的下不來台,莫離老大深感丟了自己領袖的麵子。仍然帶著嬰兒肥的小手“啪”的一聲拍在了林洛見麵前的小木桌上。

諸位,要說五六歲這麼大點兒的孩子之間,排資論輩按什麼來?不是比較學習成績,也不是比較富裕程度,更不是啥的社會地位——而是,看誰的拳頭硬。

毛爺爺說: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句話放在哪兒都是四海皆準的真理。

咱再回來說說林洛見這位主兒——小爺他根本就沒把做孩子王這種“幼稚”的事情放在眼裏,之所以應了莫離哥哥的挑釁,完全是出於“我不爽你,所以要揍你”的心態。

再次撫額……林業大人,您的教育真的沒有問題嗎?

這場雙人單挑鬥毆一直持續到了小孫老師聽聞小報告後趕來,急急忙忙地把兩位祖宗拉開。

當時的狀態是:林洛見騎在了莫離的小腰上,莫離的小手卡在了林洛見的脖子上,但是林洛見除了雙手卡住了莫離的小脖子外,他那一口小白牙還死死地咬住了莫離的小下巴。

顯而易見地,莫離哥哥試圖鎮壓新人恢複權威的運動失敗了。

究其最終原因,乃在於教育理念的不同:

莫離家老爸知道自己兒子一向習慣欺壓於人,所以三令五申不準打架、不準摔跤、不準鬥毆。

林洛見的大哥剛剛才把自家的寶貝弟弟從自閉的境況中糾正過來,正是不知道怎麼寵著才是最好的時候,所以反複告誡自己的老弟被人欺負了一定要欺負回去。

當時的林業是這麼說的,“打架?”丹鳳眼斜斜地挑高了一點兒,氣勢倍兒足,“林洛見,打架沒什麼,打輸了回家領罰。”語音輕飄飄地在幼弟的心中烙下了清晰的指令。

那麼,倆人出現這種打架結果,其實是順理成章、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時候,林洛見的優良品性就顯露出來了——林業雖然告誡了自己弟弟,打架不要手軟,被欺負了要10倍地欺負回來;但是同樣告誡了自己弟弟,男人之間的罅隙有時候打一架就可以消除了。至於哪種程度可以用打架言歸於好,哪種程度的打架需要下次加倍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