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避開惰性的深淵 (2)(2 / 3)

克服惰性的六個步驟

很多時候,人們對惰性的出現都沒有防備,例如有一件急需處理的事情擺在眼前,但是人們總是能找到辦法拖延和逃避。其實這些“辦法”都是惰性幫助人們尋找的。

如果懶惰的壞習慣經常讓你遭受責備,甚至讓你痛失了很好的機會,你就應該下定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其實克服惰性並不難,你隻需要按照以下六個步驟去做:

首先,看重勤勞的結果。很多人產生惰性是因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設想了自己所要付出的所有勞動。因此他們什麼還沒有做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很累了,例如穿幹淨的衣服,但是想到要換、要洗的步驟,就覺得還是明天再換吧。所以說,在發生這樣的情況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美好的結果,而不是去注重辛苦的過程。這樣一來,人們從內心深處就會產生戰勝困難的動力。

其次,要提高自己對辛勞的承受能力。每個人對事情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而且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小事開始鍛煉自己,讓自己逐步習慣去承受一定的辛勞,久而久之,就能逐漸地提高對於辛苦的承受能力,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抑製一個人的惰性。

第三,無論做什麼事情,越是簡單的就越要認真。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是說任何小事都有它的價值,當你習慣於立刻解決一些小事的時候,即便出現繁瑣的事情,你也不會覺得頭疼了。

第四,采用大事化小的方法。很多大的事情也是需要按步驟去解決的,因此就可以被劃分成很多細小的部分。當你覺得一件事情很難解決的時候,不妨把它們切割成小的部分,分步驟去做,這樣,進行一項大的工程也就不會覺得很困難了。

第五,做事的時候,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去計劃。有些繁瑣的事情是需要在動手做之前想清楚的,但是有一些小事就不需要想太多,想得多反而會讓惰性占得先機。所以,在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盡量簡化做事前期的準備,因為這樣不僅不會浪費時間,而且不容易讓人產生厭倦的感覺。馬上付諸行動能讓你在緊張地忙碌中忘記自己的辛勞,這樣一來,不知不覺中你就成為了一個勤勞的人。

最後,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害怕浪費時間。很多人在做事之前,總是瞻前顧後,這樣其實反而會影響做事的效率。很多人都覺得一件事情做了可能會沒有結果,所以就不去嚐試,這樣一來,最終他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實力。其實有的時候,事情的成敗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於生活來說,都是一種收獲。

心理測試:測測你的懶惰程度

1 獵人考試又開始了,這種考試每年才有一次。這一次,你的師父被選作籌備委員。但是他很忙,他吩咐你今天就要找到一個很專業、很有實力的獵人來拍攝宣傳海報。你會找?

A 超級懶蟲小傑B 有點懶的奇犽

C 超級工作狂酷拉皮卡

D 勤奮的雷歐力

2 當你前往獵人家的途中,經過公園時剛好看到兩位不太熟識的同學在你的附近出現。你覺得他們神色不對,但你的時間緊急,你會?

A 走第二條路

B 假裝看不到他們,快步走過

C 簡單地和他們打招呼

D 悄悄地走過

3 當你到了獵人的家中,卻發現他不在家。你隻好離開,但是天開始下雨,你隻有一把傘,卻剛好又看見了一位跟你交情不深、手拿東西的師父,你會?

A 假裝沒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