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策略
工程建設
作者:蔡友佳
【摘要】土建工程項目現場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工程主體項目的建設質量,關係建設安全和影響工程整體造價的高低。因此,以提高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技術水平為目的,對現場管理的方法及其優化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土建工程項目現場管理模式和改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築施工 管理 施工現場 質量
對於建築施工企業來說,天天要跟現場管理打交道,現場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有份額,就必須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下麵,筆者就土建施工企業如何做好施工現場管理談幾點認識。
一、施工現場管理的含義
施工現場就是直接建造建設工程的地點和為建設工程提供生產服務的場所,即勞動者運用勞動手段,作用於勞動對象,完成一定生產作業任務的場所。所謂施工現場管理就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管理組織、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對施工現場的各種生產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機(機械設備)、料(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法(工藝檢測),環境、資金、能源、信息等,進行計劃,組織、控製、協調、激勵等,保證現場按預定的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產。[1]施工現場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保證施工活動能高效率、有秩序地進行,現場出現的各種生產技術問題,有關施工人員在現場應該及時解決,實現預定的目標任務。
二、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的意義
建築施工現場是集結和使用施工生產中各生產要素的重要場所,建築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形成,主要在施工進行。能否生產出合格的、滿足社會需要的、符合施工合同要求的建築產品,管理是關鍵,技術是保證,它直接關係到企業效益目標的實現。[2]而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應強化管理效益意識,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才能實現項目的組織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
三、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優化方麵及策略
(一)健全管理組織,以人為中心
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技術副經理、承包隊長、生產、技術、質量、安全、消防、保衛和行政衛生等管理人員為成員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組織。施工現場分包單位應服從總包單位的統一管理,接受總包單位的監督檢查,負責本單位的施工工作。施工現場管理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施工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員工的個人潛力,培養員工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激發員工的事業進取心,培養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員工能把企業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處理。
(二)健全管理製度
(1)個人崗位責任製。按專業、崗位、分區等分片包幹,分別建立崗位責任製度。(2)經濟責任製度。把現場施工列入單位經濟承包責任製中,堅持責任管理與“包保”考核相結合。(3)檢查製度。每月至少組織兩次綜合檢查,按專業、標準全麵檢查,按規定填寫表格,算出結果,製表張榜公布。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檢查是一項經常性的管理工作,可采取綜合檢查與專業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集體檢查與個人檢查相結合等方法。(4)獎懲製度。要製定獎、罰細則,堅持獎、懲兌現。(5)持證上崗製度。實行持證上崗製度,進入現場作業的所有機械司機、架子工、起重工、爆破工、電工、焊工等特殊工種施工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6)各項專業管理製度。除文明施工綜合管理製度外,還應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消防、保衛、機械、材料機具和民工管理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