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當前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 / 2)

5.建築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目前農民工已經名符其實地成為工程建設的“主力軍”,而這支主力軍的素質卻讓人擔憂。農民工的文化程度較低,大部分未經過任何培訓。因此,由於缺乏質量意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質量安全事故的較多,甚至有些農民工受包工頭的利益驅動,偷工減料,片麵追求工程進度,結果釀成較大的工程質量事故。

三、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

1.完善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的管理體係。建立嚴格的建築許可製度。建立健全建築市場準入和許可製度,使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製度落到實處,這是工程建設的保障和前提條件。實行嚴格的建築工程招投標製。招投標製的實行既體現了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公平競爭原則,也為企業進行公平競爭、改革經營管理、推動技術進步提供外部動力,同時也可以減少建築領域的腐敗行為、淨化建築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運行機製的作用,從而促進了我國建設業的振興和發展。

2.建立健全法律體係和監管力度

頒布實施一係列與之相配套的法規細則,從根本上為建築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奠定一個更加堅實的法律基礎。而建築業走向市場經濟必然要求將建築工程管理納人法製的軌道,對建築工程管理要經濟、法律、行政手段並舉,從而形成新型的建築工程監管機製。因此,各級執法部門要加大對建築部門的監管力度,這樣才能促進建築工程質量管理。

3.牢固樹立質量意識

企業管理者對工程質量要有足夠的意識,並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係,形成上下一致、齊抓共管的質量管理模式。全球質量管理權威專家克勞斯辟指出了,質量管理的四項原則,即:客戶的要求是確定業務質量的標準;建立質量保證體係的目的在於預防; 工作的最高標準就是“零缺陷”;不符合要求的代價是用返工而發生的額外成本衡量的。從中可以看到, 質量管理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必須引起企業省理者的高度重視。企業管理者應以提高工程質量效益為中心,將質量效益寓於管理活動之中, 建設質量文化,實施科學的領導和管理。同時,企業管理者更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將質量保證體係實施和改進當作長期和首要的任務。

4.加強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質量管理意識加強建築工程的質量管理,管理人員是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擁有一批具有專業的工程管理技能的創新型管理人才隊伍。一方麵,要以一定的優惠政策吸收具有專業管理素質的管理人才,為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提供保障。另一方麵,要盡可能采用優質的施工隊伍,對現有的管理員工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管理技能,提高他們的質量管理意識。既包括對管理專業理論知識的培訓,同時也要包括對實踐能力的培訓,以及對質量意識的培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質量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把質量管理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隻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策劃和房屋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控製,才能造出更多的優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