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財務預算的認識
財會探索
作者:王桂雙
【摘要】企業的財務預算以現金流量為重點,對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實施預算,嚴格控製無預算資金支出,最大限度減少資金占用。其核心內容是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與到期債務之間的關係,企業應通過預算安排好資金的使用,從而回避企業的財務風險。
【關鍵詞】財務預算 財務風險 管理創新
財務預算是企業在計劃期內反映有關預計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預算。絕大多數企業和管理者在實施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對計劃與預算的概念混淆不清,使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產生較多誤區。研究、探討和建立適合現代企業管理需要的財務預算體係,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需要。
一、通過財務預算提高回避財務風險的能力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麵臨的風險很多,其中對企業的影響最大的應屬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支付風險,這種風險是由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與債務到期之間的矛盾引起的。許多企業正是沒有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甚至最終破產。所以如何減小財務風險、回避財務風險就成了企業財務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財務預算是企業全麵預算的一部分,企業想要回避財務風險,獲得順利發展,必須要搞好財務預算。
(一)如何通過財務預算回避財務風險。
財務預算著眼於公司資金的運用,同時可以指導公司的籌資策略,合理安排公司的財務結構。在公司的各種資產中,流動性資產過多,流動性雖相對較好,但會影響其盈利能力。公司財務結構中,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較低,但相應的財務風險較大。企業的財務預算就是要處理好資產的盈利性和流動性,財務結構的成本和風險的關係。而財務預算的核心是企業的現金預算。現金預算通過對現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業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同時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並根據企業資產的運用水平決定負債的種類結構和期限結構。
財務預算必須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消極應付。在進行財務預算的時候,一方麵要考慮到公司的業務情況來安排企業資金的使用,並在風險和收益之間作出選擇,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企業的財務結構。
(二)企業處於不同階段時的財務預算。
企業在不同的時期應選擇不同的預算,主要是針對不同時期的現金流的需求不同,所注重的側重點不同。
企業在初創時期,必然是現金流出較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首先要搞好投資項目的總預算,對投資項目的總支出進行規劃,並對項目的可行性和優劣進行選擇;項目預算要考慮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充分考慮項目所涉及的風險因素。 企業在成長時期,急於擴大市場占有率和開發市場潛力,這時預算管理的重點是借助預算機製與管理形式來促進營銷戰略的全麵落實以取得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現金預算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營銷策略是財務預算的核心工作,進行財務預算時要考慮應收帳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時,這時公司各項借款較多,要注意在時間上進行安排,必須為未來長期負債的償還作準備。
企業成熟時期,市場增長雖減緩,但企業已占有相對較高、較穩定的份額,一般來講現金流量為正數,且能保持較高的穩定性。此時公司的潛在風險:一是成熟期長短變化導致持續經營的壓力與風險廠是成本控製壓力與風險。這時成本控製是倫業預算管理的核心,企業欲達到期望收益必在成本上進行挖潛。,因為此時企業資金壓力相對較小,市場銷售情況較為穩定,利於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