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一出生就開始了死亡的旅途。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心態很重要。曾流行一句廣告詞:“20歲的人,60歲的心髒;60歲的人,20歲的心髒。”盡管這說的是心髒,但也可以看出心態對於生命的重要性。許多壽星年紀很大卻依舊談笑風生、笑口常開,走路健步如飛,比那些頹廢消沉的青年人看起來要年輕。所以,俗話說青春常駐的秘密就是人老心不老,心態的衰老會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在一個人的麵容和形態上。所謂返老還童其實說的也是長壽秘訣,不想老,就得有顆天真的童心。但是一生要保持一顆不老的童心並非輕而易舉的事,沒有豁達開闊的心胸,沒有好奇心,沒有與人為善、不怕被騙被嘲笑的精神,一般人到了中年後就堅持不了了,而金老卻是一生都像孩童一樣堅守著自己天真和真誠的美好個性。這無疑是他獲得長壽的最重要心理因素。
2.幽默樂觀大玩家
金老始終以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麵對生活,他不僅是個幽默的樂觀派,而且是體驗生活的大玩家。在一般人看來,提起哲學就覺得深奧,說到哲學家就是看不明白的古董。但像金老這樣的人,他的幽默言行,令人捧腹讚歎、拍掌稱妙;他的樂觀開朗,使人自歎弗如;他把養的鬥雞看做朋友,與之一起進餐,和他的大蛐蛐一同進入夢鄉,還有他的客廳沙龍使人流連忘返。這樣會生活、會找樂子的人,在生活中這樣開心的人,按照金老的邏輯來說,具備了長壽的必要條件。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皮層存在著“快樂中樞”,有趣和可笑的幽默是其最佳的刺激源之一。“快樂中樞”接受適宜的刺激後能夠呈興奮狀態,可以複製多種多樣美好的東西,在人的機體內下一場“生物化學暴風雨”,從而激活人體機能,消除生理疲勞和精神倦怠,改善體內循環,提升免疫能力,為此幽默可以看做人體的生理按摩。同時幽默可以令人會心地笑,這樣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節血壓以及心髒,消除人的抑鬱和緊張情緒,以此促進身心健康。而且具有幽默感的人,新陳代謝很旺盛,不但能增強抵抗力,而且能延緩衰老,這就是科學家把“幽默”生動地比喻為“生理按摩”的原因。老年人要想生活得愉快、健康長壽,應該學會幽默。
3.“沒心沒肺”,能吃能睡
按照中國民間的說法,評價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和能否長壽,主要標準是:“沒心沒肺,能吃能睡。”“沒心沒肺”說的是保持平和快樂的心態,不要斤斤計較,保持心理健康。“能吃能睡”一是指食欲好,粗的淡的、五穀雜糧、葷素相宜;二是睡得香,想睡時能快速安穩入睡,睡眠時間適宜。實際上,這一說法也符合醫學根據。能吃意味著腸胃吸收和消化功能好,能睡可以保證大腦充分休息,精力充沛。2002年,對南京市一百多位百歲老人所進行的調查也表明,老壽星長壽的共同點是:心態好,能吃能睡,起居生活有規律。
金老童心不老,心無城府,天真爛漫。金老曾戲言青年時,即使耗子在邊上開運動會他也照睡不誤,到了晚年他的睡眠功夫仍是不錯。說到吃,金老在回憶錄裏說:“我的日常飲食,幾十年來都是一葷一素。”他很注意科學的飲食搭配。
4.淡泊名利,隨緣豁達
隻有能從名利圈裏走出來的人,才不會為名利糾纏,才能活得輕鬆,這也是長壽的必要條件之一。金老就是這樣,從來不計較名利,在愛情婚姻方麵也非常豁達,不像一般人那樣,認為獨身就有孤單之苦、消沉之意,並不執著於愛情的結果,所以單身和這種超然的心態,反而有利於金老的延年益壽。
趙樸初:蔬菜+按摩+夢想=93歲高壽
趙樸初先生是我國著名佛教學家、社會活動家、愛國宗教領袖、詩人,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先生於2000年去世,享壽93歲。說到他的養生哲學,主要有三點:宗教信仰是生命支撐力;長期的蔬食營養健康;每天按摩運動延年益壽。
在趙樸初先生的書信中,有一封信幾乎完全是談飲食與養生的。他說:“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輩人中,堪稱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兩菜一湯,飯二兩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係統良好,所謂養生之道唯此而已。近有詩雲:‘不知肉味七十年,虛度自漸已九十;客來問我養生方,無他奉告惟蔬食。’質諸姚先生或亦暗合道妙歟,弟仍住醫院,遇有重要活動,向醫生請假外出。此間醫護條件好,亦可以略避人事煩囂耳。”
趙樸老當時90多歲,這樣的高壽,同他注重養生有很大關係。他的養生之道簡要來說就是:一是蔬食,二是按摩,三是“夢想”。正如養生學專家姚品榮先生所說:“這三條養生內容很實在、很全麵。按摩是運動,蔬食是營養,夢想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撐。”
首先說說“夢想”。一個人沒有“夢想”,精神就振作不起來,就談不上健康長壽了。對於趙老來說,佛法中“緣起性空,如實觀照的認識論;諸行無常,時空無盡的宇宙觀;無我利他,度生無倦的人生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觀”都是他的信仰所在。他的一生都是在以“出世”的佛法去行“無我利他,度生無倦”的世間法。他眾善奉行,成為一個自由自在、健康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