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看低術——比上雖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1 / 2)

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登上了山的頂峰。它望著山下星羅棋布的農田,十分驕傲地說:“怪不得古人說,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我總算是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話音未落,遠遠地傳來了雷鳴般的聲音:“你錯了,對我而言,你還在我的腳下呢。”

狼回頭仰望,一座大山巍然聳立在它的身後,好像把半個天空都遮住了。狼看了看自己所在的位置,疑惑不解地問:”那麼,我現在是站在山頂,還是山腳?”

大山哈哈一笑,說:“那就要看你是往上看,還是往下看了。”

在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多讀了幾本書,在某些方麵有了一些見解,就以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總開關似的,妄自尊大,目中無人,不可一世。

一個極度失望的人千裏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說:“我一心一意學畫,卻找不到好老師,多數人都是徒有虛名,畫得還不如我。”住持淡淡一笑,說:“我收集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不比名家遜色,就請施主為我留下一點墨寶吧。”那人問:“畫什麼呢?”住持說:“我喜歡飲茶,更喜歡茶具,您就為我畫一幅茶具吧。”那人欣然應允,鋪開宣紙,寥寥幾筆畫成了。

隻見壺裏的水徐徐注入茶杯。那人問:“滿意嗎?”住持搖頭,“茶壺和茶杯的位置放錯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那人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杯往茶壺裏注水的?”住持說:“你也懂得這個道理,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裏能注入美術名家的香茗,但你總是將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壺還高,香茗怎能注入你的杯子呢?茶杯放得很低,才能得到水,人隻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那人思忖良久,恍然大悟。

別太拿自己當回事

小王偶然見到了退休的老上級,幾年沒見麵,他竟然滿頭白發、步履蹣跚,連說話都顯得有氣無力。記憶中那氣宇軒昂、剛毅果敢的形象,轉瞬間就消逝殆盡。細談才知道,退了休的老領導,整日悶在家裏,或對現實生活的無奈長籲短歎,或對逝去歲月的選擇及種種行為而自責,仍就如在位那樣張口閉口地講著“責任”,事事講著“原則”。得到的是嗤之以鼻的敷衍,還有揮之不去的沮喪。

看到老領導這種“處境”,小王心裏也不是個滋味,就勸他多去老年活動室活動,玩玩撲克、打打門球,交上幾個知心的朋友談心聊天。想不到他竟瞪著眼睛對小王說:“我去同那些老頭玩?”言外之意,他退休前好歹也是個副局級待遇的領導幹部啊!聽得出來,老領導的痛苦,就在於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幾個月後,在公交車上小王又碰到了老領導。同樣讓我吃驚的是,享受著局級待遇的老領導,同普通乘客一樣,手扶著欄杆站在擁擠的車廂裏。小王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老領導就笑容可掬地說:“小王啊,咱們挺有緣分哪!又碰到你了。”邊同老領導閑聊著,邊琢磨著給領導找個座位,老領導看出小王的心思,擺手對他說:“別這樣,乘客多半是上了一天的班了,夠累的,我是個退了休的閑人,就是累點也無關緊要,有的是時間來休息呀!”老領導就這樣站著,不時同周圍的乘客閑聊著。身旁的中年人站了起來,硬是把座位讓給了老領導。老領導坐下後,還不忘把中年人的大包抱在懷裏。後來才知道,現在的老領導,每天都像上班一樣去活動室活動,不再把自己當成“領導”,朋友自然就多了起來,日子也就過得有滋有味了。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就會讓自己多一份寬容的心態,多一份平和的心氣,懂得平等地對待別人。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就能夠卸下時時看似比生命還重要的“尊嚴”所帶來的心理負擔,多了一份享受生命快樂的安逸與踏實。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快樂著自己,也快樂著別人。

忘掉自己才能得到自己

要想用獵槍打中獵物的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全身心在目標上,而暫時把與此無關的事全忘掉。你能否忘記自己,意味著你能否得到一個新的自己。

人之所以不快樂,在於老是忘不了自己,同時對別人耿耿於懷。

那種時刻忘不了自己的人,將迷失自己。永遠對別人耿耿於懷的人,將受傷害更深。莊子就此講了一個寓言《孔子教顏回》:

衛國君主辦事專斷,不顧人生死,顏回決定要去糾正衛君,特來向孔子辭行。

孔子說:你在道德修養方麵沒有什麼成績,怎麼去糾正暴君的過失呢?隻怕到衛國後會被殺害。衛君那還用得著你去改變嗎?未能取信於他便進言,隻會死路一條。夏桀殺關龍逢,商紂王殺比幹就是這道理。

顏回說:我保持外貌端莊,內心謙虛,勉力行事可以嗎?

孔子說:衛君喜怒無常,小德都無法感化他,何況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