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7日,在哥斯達黎加4年一度的大選中,前副總統勞拉·欽奇利亞得票46.7%,以絕對優勢當選總統,成為這個有著“中美洲的瑞士”及“花園國家”美稱的國度曆史上首位女總統,並於5月8日就職。這是哥斯達黎加在女性獲得選舉權後60個年頭中選出的首位女總統。在9位總統候選人中,欽奇利亞是唯一的女性,她並不是傳奇人物,而是一步一個台階,由眾多因素造就出來的“實力派”選手,使得巾幗不讓須眉再次傳為美談。
傳統而略帶保守的天主教徒
1959年,欽奇利亞生於首都聖何塞一個公務員家庭,其父曾任總審計長。這是一個勤奮而充滿愛的家庭,雖不是富豪之家,但也算得上是生活無憂的中產階層。欽奇利亞是長女,有兩個弟弟,自幼獲得良好的家教和政治熏陶。她從小就讀於國立學校,是一個話語不多,勤勉而乖巧的學生,她總是坐在家裏客廳舊地毯上看書、學習。欽奇利亞成績很好,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她在哥斯達黎加大學獲得了政治學學士學位,在那裏她顯露了自己的政治才華。大學畢業後,她曾在經濟計劃部等部委擔任過顧問,深入地了解了哥斯達黎加政治體製和機構管理。她還繼承了外祖父的音樂細胞,並在父親的鼓勵下,成為了優秀的吉他、手風琴樂手。欽奇利亞是個戀家的人,“心中最牽掛的永遠是家”,無論工作多繁忙,她都要在每周日探望父母,全家團聚。她崇拜父親,常與父親品著龍舌蘭酒促膝談心,聽取他的忠告和建議。她與兩個弟弟相處和睦,他們在共同的音樂愛好中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欽奇利亞有過兩次婚姻,家庭平凡,情感生活較為低調。2000年,她與年長自己25歲的西班牙律師、刑法學家裏科結為伉儷,育有一子。
欽奇利亞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哥斯達黎加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欽奇利亞從小在首都南郊德桑帕拉多斯貧窮的地區長大。幼年時期恰逢天主教進行麵向現實生活的改革,哥斯達黎加出現了“解放神學”和“窮人教會”。這種深切的社會意識、人道主義對她產生了很大影響,使她與天主教結下不解之緣。她與哥斯達黎加大主教關係密切,在擔任副總統期間,與教會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她在競選中明確表示反對國家世俗化,反對取消天主教的官方宗教地位,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安樂死等。勝選當天她即前往天使聖母大教堂,當選後,又宣布要與大主教會議共同設立專門委員會,作為新政府與教會之間的橋梁。
卓越的安全領域專家
1986~1989年間,欽奇利亞前往美國喬治敦大學留學,取得了公共政策碩士學位。留學期間,她對公共安全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國後,開始致力於公共安全事業且頗有建樹。欽奇利亞先後在聯合國、美洲發展銀行、美國國際發展署等國際機構擔任顧問,從事公共安全、司法管理及改革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國際組織工作經驗及對拉美、非洲相關研究領域的專業學識。她發表了《中美洲預防犯罪的經驗》、《拉美公共安全——邁向警察一體化》、《中美洲的社會穩定與公共安全》、《厄瓜多爾司法管理》、《公民安全與刑法公正》、《中美洲的社區警察》等西班牙語、英語著作及文章數十種。
欽奇利亞自專業起家步入政壇後,始終與安全、司法領域須臾未分。1994--1998年間,欽奇利亞擔任哥斯達黎加公安部副部長、部長,是哥斯達黎加首位女公安部長。哥斯達黎加是沒有軍隊的國家,隻有警察負責國內治安,欽奇利亞進行了一係列的警察現代化改革,如警察隊伍職業化,使警察不必再因政府更迭而替換;設立社區警察製度,通過居民參與實現“治安”;推動女性加入警察隊伍等,為哥斯達黎加近50年來最重要的警察改革奠定r基礎。此外,她在任期間,哥斯達黎加的警察部門繳獲了曆史上最多的毒品,破獲了重大汽車盜竊團夥,治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欽奇利亞因此獲得了1997年最佳部長獎,樹立了雷厲風行的女中豪傑形象。治安、犯罪是哥斯達黎加社會輿論關注焦點,出色的業績令欽奇利亞成為家喻戶曉的政府官員,被評為1997年度最受新聞關注的人物。2002—2006年,欽奇利亞任國會議員,她致力於司法改革、公共安全、政治體製改革等,曾任國會司法及反毒委員會主席。2006年,欽奇利亞出任副總統並兼任司法部長,短期代理了公安部長,政績斐然,直到2008年底辭職競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