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環錫杖(2 / 2)

眾僧都覺得日後方丈之位歸秦塵所有是十有八九了,須眉大佛對於他的器重已經到了顯而易見的程度,是毫不避讓的對他好。

方才見到秦塵麵色不對,須眉大佛便知道他有心叛離佛門,企圖再造殺戮,他極其看重秦塵這個仙苗,有心栽培,日後都準備將自己的一切傳承於他,故此才會如此震怒。

但是他聽聞即將去爭奪應龍真血之後,便又忍不住擔心起來了,秦塵在空字輩之中最小,實力又低微,他擔心秦塵會有危險,竟然將佛祖以往用過的寶器都拿出來交予秦塵。

昔年佛祖持著這九環錫杖行遍天下,弘揚佛法,這九環錫杖刻有他的道,集結了佛法之精髓,自然非同小可。

“師祖這樣是不是有些魯莽了,即便再如何偏愛他也不應將佛祖寶器借於他呀,這九環錫杖乃是我佛門象征,他實力如此卑微,帶出去隻怕也是護不住。”

“就是!九環錫杖是佛門象征,關乎佛門聲譽,若是被人奪去,那豈不是自辱師門?”

眾僧竊竊私語,都心生不滿,覺得須眉大佛太偏袒秦塵了,九環錫杖乃為佛祖無上寶器,牽連甚大,若是現世肯定會引來諸多豪強的爭奪。秦塵實力還很低微,哪能護得住這等寶器,若是被人奪去,那對於佛門而言將會是一筆極大的損失。

秦塵也萬萬沒有想到須眉大佛竟然對他如此上心,他受寵若驚,誠惶誠恐,說道:“師尊,這萬萬不可,弟子實力低微、才淺學薄,豈能保住這等寶器。還請師尊收回成命。”

“九環錫杖是佛祖寶器不錯,但我的先師卻曾說過,一件東西若是不能發揮其本來作用,便就隻是一個廢物。這九環錫杖能祝你一臂之力,奪下應龍真血救治一個生靈性命便是寶器。”須眉大佛神態祥和,話鋒一轉,說道:“但倘若它隻是安靜的封存於佛門之中,毫無作用,隻供瞻仰,那便是廢物,你們可明白?”

最後一句話,乃是問這山上眾僧,他自然知道對於此舉,眾僧都心生不滿。

眾僧感覺羞愧,一言不發,秦塵可是為救自己的兄弟,不顧危險去參加萬族盛會,此為大義,是普度生靈的慈悲之事。可是他們卻小肚雞腸,一心隻惦記著這佛祖寶器,此時被須眉大佛一語驚醒,都是覺得心中愧對佛祖。

“這句話我認為也適用於人,若是我們這信仰佛法之人不與人為善,便就同樣不能稱為和尚,不配留在這佛門之中。”須眉大佛繼續說道。

“師祖所言極是,弟子知錯,這就去法戒堂領罰。”一個僧人跪伏下來,連磕三個響頭,而後毅然朝法戒堂走去。

“弟子也知錯,不該被邪念蒙蔽,喪失善心,這便也去法戒堂領罰。”眾僧紛紛開言,都覺得有錯,去法戒堂領罰去了。

須眉大佛有大智慧,往往一語驚醒夢中人,這些僧人感覺受益匪淺,心境又進一步升華了。

他們也明白了,九環錫杖再如何寶貴又如何,難道在他們這以慈悲為懷的出家人眼裏,還不能與生靈性命相比嗎?若是佛祖來抉擇,以佛祖之大義,定然會二話不說以這寶器交換生靈性命,他們頓悟了。

“師尊恩慈無邊,弟子分外感動,但這寶器我卻萬萬不能收下。此為佛門聖物,關乎佛門榮耀,若是丟失了,弟子將會良心不安。”秦塵不敢接受,佛祖的寶物,這可是牽連的太多太多,若是帶出去,隻怕會驚動世人,引人來爭奪而已。

另外,秦塵也感覺震驚,在他那個世界,西遊記之中的唐僧便被佛祖賜予了九環錫杖與錦襴袈裟,據說持九環錫杖可萬法不侵,辟邪誅魔,不遭毒害;穿錦襴袈裟可免墮輪回。

這傳奇說法,不知是否真實,但九環錫杖是佛祖寶器卻是事實,秦塵唯恐自己實力低微,無法保住這寶器。

“師弟無需憂慮,此行師兄陪你前去。”喜樂大聖站了出來,主動請命,對須眉大佛說道:“師尊,此行我願陪同師弟前往,他身懷至寶,隻怕會有人心存歹心加害於他,我隨他前往可保他周全,免生禍事。”

“師尊,我也去,大師兄畢竟不喜好勇鬥狠,不能與人鬥爭。我身為武僧,關鍵時刻可出手。”狂武帝也站了出來,願意也一同隨行。

“既如此,便就有勞你二人了,切記不可主動與人發生事端,盛會結束之後,無論輸贏都必須返回須彌山。”須眉大佛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