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小說家
作者:於曉威
於曉威男,滿族,1970年生。先後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係暨遼寧文學院作家班,北京魯迅文學院第四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上海社科院首屆全國作家研究生班。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丹東市作家協會主席,《滿族文學》主編。在《收獲》、《上海文學》、《小說界》、《鍾山》、《華語文學》、《青年文學》、《中國作家》、《山花》等40多種國家和省級文學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一百多萬字。作品多次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篇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作品與爭鳴》等轉載,並被選入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本,以及多種版本的《中國年度最佳中(短)篇小說》。著有中短篇小說集《L形轉彎》(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05年卷),短篇小說集《勾引家日記》,長篇小說《我在你身邊》。曾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駿馬獎”,團中央首屆全國“鯤鵬文學獎”小說一等獎,連續第一、二、三、四、五屆遼寧文學獎,遼寧省優秀青年作家獎。作品曾被翻譯成日、韓等多種文字發表。
瑋積在北方某座城市念書的時候,有兩個好朋友,儲文和卜小強。卜小強是瑋積後來認識的。瑋積第一學期結束後回家滯留了半個月,當他再次回來,疲憊的身影在窗外黃昏的天光中一點點模糊,儲文在旁邊呷了一口茶水,說:
班裏新來個小子。挺牛。
啊?瑋積說。
班主任讓他做了體育委員,天天早晨5點鍾就挨個寢室叫啊喊的,上操場跑步。
不去不行?
不去不行。
瑋積最打怵起早做任何事情,儲文也是。環境和所從事的專業養成他們一種慵懶的情緒。瑋積相信全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他把一盆洗腳水從窗口潑出去,回頭問儲文:門你鎖住了嗎?
鎖住了。儲文說。
瑋積重新按了按門,轉身把自己的床坐得吱嘎一響。
愛誰誰吧,咱不尿他。瑋積說。
早晨天沒亮,瑋積就被走廊一陣雜亂的聲音吵醒。起來啦,起來跑步。一陣晉北口音在走廊裏回蕩,伴著嘭嘭啪啪的敲門聲。聲音來到這扇門上,很急促,但並不魯莽,過了一會兒就轉到隔壁了。瑋積在黑暗中暗自笑一下,轉身睡去。
他不能真的睡去。幾分鍾後,窗外響起短促有力的口令,齊刷刷的腳步聲讓他的神經一點點敏感振奮起來。在屋子裏充滿草稿紙和墨水混合的氣味中,瑋積深深地呼吸一口,胳膊在空中掙紮了一下,心想,也該鍛煉鍛煉了。
去食堂打飯的路上,瑋積在拐角處遇見了卜小強。卜小強雙手端著飯菜,一邊防止湯汁灑出來,一邊仰起臉衝瑋積點頭。瑋積在那一刻感覺挺特別,卜小強並不討厭。
下半年,卜小強和儲文一樣,成為瑋積形影不離的朋友。
這座學校處在城市的邊緣,門前是一條終日塵土飛揚的大道。道邊的指示牌上,分列著烈士陵園、火葬場、敬老院……瑋積所在的學校被擠在當中,顯得落落寡合和不合時宜。每當陰晦的雨天或風起的黃昏,大道上總散發出一種與死亡、衰老、畸形相關聯的氣息。
食堂的夥食一直令人撓頭費解,它的價格總是不能與季節性蔬菜豐收達成人們預想中的反比。夏季來臨,人們動輒在顏色失真的菜肴中發現蒼蠅、蠹蟲和其它小生物。去他媽的。人們在發出咒罵的同時,用熟練的動作把飯盒往桌子上一扣。可以想見,操場一角圈欄裏的兩頭小豬一天天肥大起來不是什麼難題。
這個夏季異常炎熱。瑋積的朋友儲文在去食堂打飯的路上內心嘀咕著,熱,真熱。如果不是火熱的驕陽使他頭昏眼花,或者不是酷悶的空氣使他煩躁難當,那麼在他踏進食堂後的幾分鍾內,發生的將是另一回事情。
來一份豆芽炒肉。儲文說。儲文已經很長時間沒吃過一點肉星了。儲文退出人群後,順手用鋼匙翻了一下飯盒裏的菜。他的好奇心被提起來,接著又翻了更多下。偌大的飯盒裏,除了一塊半焦的爆鍋用的肥肉外,竟再沒有一塊葷腥。儲文回頭看看擠不透的窗口,想起身上到此為止沒有一張飯票了。他順手把飯盒扣在圓桌上。他以為那裏仍是以前的白塑料布呢,可那裏為迎接上級的客人剛剛換成雪白的棉質台布。在一片驚愕聲中,被太陽烤花了眼睛的儲文毫不費力地在黑板上盯見“豆芽炒肉”四個字,他抓起筆極有耐心地改成“豆芽找肉”,然後在同學們一陣大笑聲中走出食堂。
儲文永遠走出了食堂。在被學校領導狠狠地訓了一頓後,他決定自己開夥。
當天晚上,儲文在宿舍用電爐和鐵鍋自備了一頓飯菜。他把瑋積牽到座位上,來,吃吧。
瑋積的目光不安地向四周掃了掃。
沒事兒,儲文說,做點小灶怕什麼?
瑋積笑了一下。
恰巧門口人影一閃,卜小強正哐哐敲著飯盒去食堂打飯。瑋積直起身去門口喊住他:一塊吃吧。
卜小強推拒著。
瑋積說,都是朋友,客氣什麼?
卜小強隻好把空飯盒放在一邊,到桌子前坐下來,瑋積和卜小強嘮著,偶爾給他推讓一些儲文做的飯菜。看著卜小強興致盎然的樣子,儲文忽然有了一絲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