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鰻魚1斤,生薑6錢,黃酒1斤,食鹽4錢,醋適量。
【做法】將鰻魚去鰓和內髒後洗淨置於鍋中,加入黃油及適量清水用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熬至魚爛熟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養陰、清退虛熱之功效。
【用法】佐餐食用。食用時適量拌入食鹽和醋。
沙參鵝肉湯
【原料】鵝肉、瘦豬肉各半斤,淮山藥6錢,北沙參、玉竹各3錢,精鹽、黃酒、胡椒粉、薑片、雞清湯、雞油各適量。
【做法】將鵝肉、豬肉分別洗淨,放入沸水鍋中氽透,撈出,瀝幹水,切成絲,待用;把淮山藥、北沙參、玉竹分別去雜,清水洗淨,裝入紗布袋中紮口,待用;將煮鍋刷洗幹淨,置於火上,注入雞湯,放入鵝肉絲、豬肉絲、藥袋、精鹽、黃酒、胡椒粉、生薑片,鍋加蓋,共著至肉熟爛,淋上雞油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補虛,養陰潤肺,生津止渴。
【用法】佐餐食用,可以常服。
豆蔻燉烏雞
【原料】母烏骨雞1隻,豆蔻6錢,草果2顆,調料適量。
【做法】將母烏骨雞宰殺,去毛及腸雜後洗淨。將豆蔻、草果炒存性,裝入紗布袋中紮好袋口,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口。將處理好的烏雞置於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小火燉至雞肉熟爛為止,去藥袋,調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養陰退熱、補中止渴、行氣暖胃之功效。
【用法】早、晚空腹時吃雞肉,喝湯。
金針菜燉水魚
【原料】水魚1隻(約1斤),豬瘦肉4兩,金針菜6錢,木耳3錢,調料適量。
【做法】將金針菜、木耳(浸開)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水魚用熱水燙,削開,去內髒,洗淨,斬成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放開水適量,燉盅加蓋,隔開水燉1個到1個半時辰,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降火,補腎和血,適用於陰血不足,體質虛弱者。
【用法】佐餐食用。
玉竹燉白鱔
【原料】白鱔1斤,淮山藥、玉竹各1兩。
【做法】將白鱔去內髒,洗淨,切短段;淮山藥、玉竹洗淨。將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1個時辰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退熱生津,適用於陰虛津虧之人。
【用法】佐膳食用。
清熱養陰代茶飲
【原料】橘紅15錢,炒枳殼15錢,甘菊3錢,炒穀芽3錢,霜桑葉3錢,羚羊5分,鮮蘆根2根,帶心麥冬3錢。
【做法】水煎,溫服。
【功效】此方主要功效在於滋陰清熱。
【用法】煎湯服用或者代茶飲都可。
第四節 邵皇後的補益調經食譜
邵皇後入明宮後,也許是因為壓力過大,她的健康慢慢受到損害。尤其是進宮幾年後,她常常出現月經紊亂、體虛乏力的症狀。後來,她召太醫進宮為自己診脈看病。太醫在診過脈後告訴邵皇後,她是由於肝腎虛弱而引起月經不調。太醫給皇後開了一些調補的中藥後,又給她列了一份食譜,由禦膳房負責給皇後的飲食做合理搭配。
此食譜主要包括:紅棗烏雞湯、羊肉粥、黃酒燉豬皮、益母草炒薺菜、芝麻肝、珠玉粥、烏賊骨燉雞、玉米須燉瘦肉、當歸生薑羊肉湯、吳茱萸粥、荔枝幹燉蓮子。
紅棗烏雞湯
【原料】烏雞、紅棗四五顆,蓮子10來顆,枸杞少許,薏米少許,薑兩三片,蔥一小段。
【做法】將整隻雞用清水煮開。將雞取出後,換水燒熱待用。把準備好的配料塞到雞肚裏後,再放回燒熱的清水裏煮。先用大火燒開,改為文火燉約1個時辰。加鹽調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