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回秣陵(2 / 2)

孫策本就是一個謹慎之人。

原本前世,作為孤膽特工,孫策總喜歡將一切的威脅扼殺在萌芽之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的安全。

對於孫策這種人來說,自己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什麼親情,愛情,都可以暫時拋在一邊,什麼時候有用再拿起來。

也許是孫策這具身體,確實對孫權很是寵溺。

可是,和現在的孫策有什麼關係?

多行不義必自斃,孫權已經派人刺殺過自己,忍了這麼久,孫策認為自己已經仁至義盡了。

孫策這一次,有備而來。

橫江校尉周泰,率領本部水軍,護送孫策,自漢口水寨出發,沿江順流而下,直入濡須港。隨同孫策一起走的,除了淩統的親衛營,還有張遼率領的驍騎營。

此時正是秋季,江水不豐,不過順流而下,速度倒是極快。

孫策並未著甲胄,隻是穿著一身錦袍,站在船頭甲板上。南方的天氣就是這樣,即使到了秋季,半天依舊很是悶熱。

好在江上還稍微涼爽一些。日頭高高掛在天上,江中泛著氤氳之氣,在加上長江兩岸成蔭的綠樹,景色倒是宜人。

孫策戎馬多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為打仗做準備,似乎從來沒有仔細認真的靜下心來,欣賞過這個時代的美景。

相比於前世的工業社會,冒著黑煙的工廠,滿是汙水的喝道,這裏簡直就是人間天堂。空氣很清新,江上的空氣裏,帶著一股淡淡的魚腥味。

孫策緩緩的歎了一口氣,如此的閑暇時間,可真是不多啊。

作為一方諸侯,其治下十數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孫策來做決定。

孫策不僅僅要打仗,還要處理政務。打仗不能講治下各郡牢牢掌控,隻有對政務的處理才能夠將治下的每一郡,越抓越牢。

軍事和政治,要兩把抓,缺一不可!

好不容易的閑暇時間,孫策就在甲板上,命人搬來一個搖椅,躺在上麵,享受著和煦的秋陽,淡淡的微風,呼吸著江上的新鮮空氣。

孫策仿佛放空了整個大腦,一點也不去想那些煩心的事情。沒有勾心鬥角,沒有你死我活,沒有血腥的戰場。

漢口到秣陵,相隔千裏,可是對於順流而下的軍艦來說,不過是數日時間罷了。

軍艦上的孫吳大旗,迎風招展著。

紅底黑字,描金帶羽的“孫”字大旗,乃是孫策自己的帥旗,隻有孫策一人能夠打出這樣的旗幟,這代表的是孫策的身份和地位。

安東將軍麾下的武將,姓孫的可是不少,不過這旗幟隻是孫策的獨享。

濡須都督府已經被撤銷了,這裏隻剩下一個稅所,從往來的商船中抽稅。自漢口往南,大半個長江水道,都在東吳腹地,並無什麼大的威脅。至於什麼水賊之類的,早就被諸水軍將領給收編的差不多了。

軍艦已經到了濡須港。原本手濡須都督府轄製的侍衛司軍司馬吳奮,正領兵列陣,等待孫策的到來。

鼓樂聲,鳴奏了起來。

最先從船上下來的,可不是孫策自己,而是那一杆特殊的“孫”字大旗。